据京华时报等多家媒体近日报道,11月5日一早,正在北京女儿家养病的退休教师王惠文夫妇突然接到老家邻居打来的电话:他们家的房子在前一晚被强拆了。
当天下午,他们抵达老家河北安国后,发现家中正室后的小房已经被拆,家中几乎所有的锁被撬开,价值10余万元的财物丢失。
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
安国市住建局国有土地征收办公室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该项目因手续不全现已停工。
从报道来看,这又是一起再典型不过的违法强拆案。
讲其违法,仅凭报道中的寥寥数语,便可有几方面原因:
显然,根据这位政府部门负责人的说法,涉案项目本身存在未批先建的违法行为;
“当年8月,开发商开始和居民商谈拆迁事宜,签协议的时候是叫河北矗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小区名字叫万豪·翰府,但他们办公室挂着的是鼎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从当地居民的表述来看,开发商很可能参与了房屋征收的具体实施工作。
而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5条之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工作。
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第27条更是明文规定,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大铁门上戳洞,写“死”字,门口摆花圈,直至此次王惠文夫妇的房屋遭部分强拆、财物毁损丢失,在项目手续不全、程序违法的情况下,这都是明显的违法行为。
基本确认了涉案征收存在诸多违法之处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房屋遭强拆、财物大量毁损丢失的结果,难道真的是不可避免的么?针对此案,长期关注华北地区征收维权的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律师梁红丽指出,仅从报道中看,王惠文夫妇一家在应对措施上存在几方面的不足之处:
这么做的结果,大家已经看到了,房屋成为了待宰的羔羊,违法强拆暴行完全没有收到任何有效的抵挡;
中国人速来讲究“邻里守望”,自己不在家也没关系,还有邻居在。
强拆发生时,最重要的工作除了适度抵挡、阻止,就是保留证据。
通过在强拆发生时的及时询问、录音、录像、拍照等方式,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知强拆者的准确身份,进而为后续的法律维权奠定良好的基础。
然而强拆发生时王惠文夫妇的邻居却“知道是在强拆,但没人敢出来查看、阻拦”,这是十分遗憾的;
从2014年项目启动已经过去了2年多,被征收人完全有充足的时间去与征收方协商、谈判,发现“谈不拢”之后也完全有充足的时间去聘请专业的维权律师寻求法律的帮助。
然而从报道看,这5年间涉案项目的被征收人并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与征收方协商、周旋,而是选择了坐以待毙,丧失了宝贵的维权时间。
律师最后指出,根据报道的内容,此次侵入王惠文夫妇家的人员已涉嫌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对此案予以刑事立案侦查,追究涉案人员的刑事责任。
但更重要的,是当事人及其周边其他被征收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必须尽速到来,尽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争”取到公平、合理的征收补偿。
所谓“争”取的关键,在于积极有效的行动。
房屋被非法强拆后如何维权,申请国家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被拆迁人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国家赔偿,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损害,但不包括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等特定情况。
一起因道路改造强制拆迁房屋引发的行政赔偿案件。原告陈忠江的门市房被新民市政府以“违章建筑”的名义强制拆除,但政府未出示相应的“违建”确认书,且未遵循法定程序,因此强拆行为被判定违法。虽然陈忠江获得了拆迁补偿,但他认为补偿不合理,其赔偿请求被法院驳回。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农民朋友如何应对大棚房拆迁的问题。文章建议农民朋友首先要判断自己的房屋是否属于大棚房整治范围内,并按照自然资源部的认定标准进行判断。对于非法强拆的情况,农民朋友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维权,包括正式书面提出保护请求、报警求助、要求立案侦查等,并依据相关法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