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有土地建设用地的企业中,可以获得征地补偿。但对于仅仅是土地或厂房的承租人的企业来说,在面临土地征收动迁时,能否获得补偿?补偿金额又能拿到多少?其厂房如果有自建的部分,对于补偿又会有多大影响?
本文以一个真实案例为例,介绍了作为承租方的企业如何在征地补偿中争取到应得的份额。
作为承租人的企业,在征地补偿中可以获得的补偿项目包括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设备拆卸安装的补偿、搬迁费、解聘员工的安置补偿费、因拆迁导致的其他无形损失、自建房的重置成新补偿、剩余租赁年限的租金差价的补偿。
企业应当及时制作相关费用的统计,并保存好照片和相关文字证据,以便在谈判和诉讼中提供证据。
在进行谈判前,企业应当调查政府在征收决定前是否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收补偿费用是否足额到位、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此外,企业还可以了解市县人民政府是否组织了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修改征地补偿方案。
企业可以同时进行谈判和诉讼,以诉讼向对方施加压力,争取谈判筹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企业可以通过复议和诉讼引起政府的重视,让政府意识到承租人作为被拆迁方的存在。如果补偿协议没有体现承租人的利益,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确认补偿协议无效。
此外,企业还可以委托律师向市政府发违法征收查处申请的律师函,要求市政府查处违法征地行为。
对于自建的厂房,企业需要避免任何形式的肢体冲突,并在收到违法建设的认定书后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中止拆除决定书和强制拆除通知书的下发,避免被强拆。
企业需要与拆迁办直接谈判,确立自己作为直接谈判对象的地位。在谈判中,可以利用之前调查阶段取得的拆迁方涉及违法行为的信息作为谈判筹码,主导谈判节奏。
企业要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继续上诉、申诉、申请再审,以维护自身权益。
总而言之,作为承租人的企业在征地补偿中需要进行调查、谈判和诉讼,以保护自身的权益。同时,企业还需要采取技巧和筹码来应对谈判过程中的压力和压制。这是一项专业而精细的工程,需要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房屋补偿安置方式的多种情况。对于被征地村落或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情况,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房屋调换。对于未转为城镇户籍的被拆迁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货币补偿。拆迁房屋的其他补偿项目包括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过渡期内的临时安置补
公益性企业在遇到拆迁时的补偿问题。首先需界定企业性质,即使是公益性企业,只要符合法律标准,就应按企业要求进行拆迁补偿。这些企业在设立时要求更高,具有企业法人的特征。在特殊情况下,如划拨土地,在征收拆迁中也应该给予补偿。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公益性
农村违法建筑的范围,包括农用地上的建筑物和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未经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手续在农用地上建房属于违法行为。农村建设用地上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的情况包括非本村村民或非本村村办企业未经国家征地手续建设和本村村民或村办企业在不符合规划下建房。
拆迁过程中员工安置费的必要性。在拆迁导致的停产停业期间,企业需支付包括月租金、月净利润、员工生活补助等在内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需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仅提供基本生活补助无法解决员工安置问题,需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