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 > 征地补偿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征地补偿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时间:2024-08-03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2366
导读:征地补偿款是否属夫妻共同财产,应当根据被征收的财产性质来判断。如果本身的财产性质是属于个人财产的话,那么就是获得的补偿款项也是属于个人财产。也就意味着离婚的时候不能够作为共同财产分割。

征地补偿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征地补偿款是否属于个人财产,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被拆迁的房产属于个人财产,那么拆迁补偿款也属于个人财产。

1. 婚前全资购买或由婚后一方父母全资购买的房产

如果房产是婚前一方全资购买或由婚后一方父母全资购买,并且登记在该方名下,那么该房产属于婚前财产,婚姻关系的建立不会改变其个人财产性质,仍然归个人所有。

2. 婚后购买但由婚前一方全资购买的房产

如果房产是婚后购买,但由婚前一方全资购买,并且仍然登记在该方名下,那么该房产仍然属于婚前财产。这种情况下,房产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但不会影响其婚前财产的性质,仍然归个人所有。

3. 婚后共同还贷的房产

如果房产登记在一方名下,并且在婚后共同还贷,那么在离婚时,房产将归登记一方所有,但需要对另一方进行补偿,包括还贷款项和房产增值部分。

4. 房产登记情况的重要性

房产归属于夫妻一方个人所有还是夫妻共有,关键在于房产证上的登记情况。如果房产证上登记了夫妻双方名字,甚至登记为未出款购房一方的名字,那么房产属于夫妻共有,或者视为对未出款一方的赠与,非有法定情形不得撤销。

另外,夫妻双方还可以通过协商决定房产归属,只要协议合法真实有效。

房屋拆迁补偿款分割纠纷调解处理的原则

1. 确定可取得拆迁利益主体的同住人资格

根据相关规定,在涉及公有房屋拆迁补偿纠纷中,同住人的界定标准为:

  • 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在被拆迁居住房屋处有本市常住户口,已实际居住1年以上,且本市无其他住房或者虽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难的人。
  • 居住困难的情况指的是他处房屋内人均居住面积不足法定最低标准的情况,他处房屋的性质仅限于福利性质取得的房屋。

此外,还需要考虑未成年人、返城人员以及外来人员、参军人员和服刑人员的同住人资格问题。

2. 审查拆迁资料并听取拆迁单位意见

在确定拆迁补偿款分割人员时,拆迁单位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1. 根据与被拆迁人签订的《房屋动拆迁安置协议》中附带的安置人员名单进行分割补偿款。
  2. 在《房屋动拆迁安置协议》中没有相关条款,但在拆迁单位制定的“两定表”中有相关记录的,一般按照该表中的内容参考,根据当事人的合理合法主张确定安置补偿人员。
  3. 当《房屋动拆迁安置协议》和“两定表”都不明确相关安置人员时,调解人员可以向拆迁单位了解具体情况,并参考其意见来合理确定安置人员。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征收土地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放征收土地补偿款。因此,判断土地征收补偿款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 动迁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 我国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

  • 拆迁时城管是否有权力强制拆除房屋
  • 拆迁征地补偿离婚应该怎么分
  • 征地补偿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