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土地归村集体所有,由村民组成。因此,在对村里土地进行征收时,应当征求村民意见,并给予他们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的权利。补偿款也应当归村集体,并发放给村民。然而,在一些地方,征地时并未征求村民意见,而是由村干部代签补偿协议,甚至将补偿款直接打到村民储蓄卡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村民是否还有权利对补偿款提出异议呢?
在某地的一个村子里,村长代签了补偿协议,并将村民代表叫到管理委员会,给予每人1.02万元的补助。然而,一些村民对此表示异议,认为征收集体土地的做法虽然可以理解,但瞒着大多数村民进行的暗箱操作让他们难以接受。
实践中,村委会代签补偿协议的情况确实存在。一方面,这是因为征收方为了省事,不愿挨家挨户地谈判补偿协议。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提高征收效率,实现快速拆迁的目的。
然而,对于被征收人来说,由于签字时不知情,可能会在补偿款上遭受损失。那么,村委会代签的补偿协议是否有效呢?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分析:
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如果经过确权登记,承包到户,村民将享有专有使用权、管理权、流动转包和转让权。任何人,包括政府机构,都无权干涉,必须与村民协商并得到他们的同意,才能动用农民的土地,包括征收和占用,还需要有一定的补偿措施。
对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在未经分配时,生产资料属于公有制,土地的使用和管理权由生产大队和小生产队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征收时村委会与征收方签订协议,不需要所有农户都签字确认。然而,征收方和村委会干部应积极保护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让他们对赔付金额以及具体到每家每户的赔付金额的分配方式发表意见。
如果村委会隐瞒被征收人,代替其签订补偿协议,导致被征收人的权益受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撤销。根据《村委会组织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申请法院撤销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村民委员会决定,并要求责任人承担法律责任。此外,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代理行为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因此,如果村委会代签补偿协议并隐瞒被征收人,导致被征收人的权益受损,可以通过申请法院撤销该协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村委会成员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村民的利益,使他们在征地拆迁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我们应该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及时咨询专业人士并掌握一些基础法律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对村委会进行必要的监督,还能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协议内容包括拆迁补偿方式、安置用房标准、产权调换方式、搬迁期限与过渡方式等。此外,协议具有法律行为、法律地位平等、合法行为、具有法律效力等特征,且必须为书面形式,是一种双务有偿协议。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时的法律诉讼程序。当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一致时,将报请政府作出决定并公告。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及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可撤销或变更。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工厂停工费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工期计算、营业损失计算、员工薪资补偿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法律效力、拒绝搬迁的处理方式、法律途径及责任等相关知识。停工费由营业损失和员工薪资补偿组成,计算方法详细具体。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