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迁中,“代签、逼签”的情形比比皆是,比如征收方花言巧语说服家人代签、半夜敲门砸窗胁迫签字。很多被征收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敢怒不敢言、有苦说不出。难道只要在补偿协议上签了字,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
其实不是的,只要我们的补偿协议是在以下几种情形下签的,我们就可以要求撤销协议,重新向政府争取补偿。
在房屋征收中,很多被征收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房子明明是自己的,但在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征收方偷偷摸摸忽悠家里老人或者亲戚朋友代替自己签了补偿协议。自己辛辛苦苦盖得房子,都没有经过本人的同意,就这样被“卖”了,这份协议真的有效吗?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由于家里老人和亲戚朋友等都不是被征收房屋的权利人,所以在没有经过权利人同意和授权的情况下,他们是没有权利擅自与征收方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的。既然都没有权利,那么该协议自然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申请撤销这份协议,撤销过后可以与征收方协商,签订新的补偿协议。
此外,我们在签订补偿协议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征收方是否具有签订并履行协议的主体资格。像拆迁公司或者未经委托和授权的街道办、村委会等其他组织都是没有权利与被征收人签订补偿协议的。
在实际征收过程中,征收方还会以各种方式威胁被征收人签订补偿协议,比如三更半夜敲门砸窗,坐在家里一直不肯离开。有的征收方甚至会使用暴力威胁被征收人的人身安全、限制被征收的人身自由。很多被征收人迫于压力和恐惧,含泪签了字。
针对这种情况,《民法典》明确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所以,当我们在受到胁迫或者是被限制人身自由时,可以以录音或者录像等方法收集证据,尽量不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先保证自己的安全。之后再向有关部门反映和申诉或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出于胁迫订立的补偿协议。
在现实中,还有部分房屋产权情况比较复杂,房屋为多人共有,比如夫妻双方共同拥有的房屋、兄弟姐妹继承所得的房屋等。此时就会出现丈夫没有经过妻子同意,独自与征收签订了补偿协议的情况。
《民法典》的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所以说,房屋共有人中的一个人,在没有得到其他共有人的委托或授权、没有听取其他共有人补偿意见的情况下,擅自与征收方签订的协议,是效力待定的。只有其他共有人追认同意时,才会生效。如果其他共有人对补偿不满意,可以拒绝追认,然后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这份协议无效。
最后,律师提醒广大被征收人:
在房屋征收时,签字一定要谨慎。如果认为补偿不合理或者征收方有违法征收行为,千万不要签订任何补偿协议。应及时收集证据,通过启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