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19日,郯城县运达商场家电承包人佟某通过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枣庄中心支公司为其所有的日产尼桑2.0轿型小客车(车号为鲁Q-B4452)投保。佟某告知保险公司,该车属其所有,作为其承包运达商场家电公司的经营活动用车。保险公司在审查并检验了投保车辆后同意承保。然而,保险公司要求佟某以其承包单位的名义投保,并以投保单位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拒绝赔付。
该车投保后,于同年8月28日夜停放在佟某家门前被盗。佟某于次日上午报案,但至今未破案。佟某随后向保险公司报案,并要求索赔。然而,保险公司以运达商场不是车辆所有人,对车辆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拒绝赔付。佟某和杨某将该保险公司告上法庭。
郯城法院认为,佟某与保险公司签订的机动车辆保险合同合法有效。保险合同的主体是原告杨某和被告保险公司,原告佟某作为投保车辆的实际车主,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公司明知投保车辆属于佟某个人所有,却让其以承包单位的名义投保,应承担全部的民事责任。
根据车辆挂牌时由车管部门核定的22.1万元价格计算,保险公司应支付佟某22.1万元的保险费。原告佟某应承担部分保险费的诉讼费用。
原告杨某在本案保险合同纠纷中不享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根据以上理由,郯城法院作出如下判决: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枣庄中心支公司应向原告佟某支付车辆保险金22.1万元。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原告佟某负担本案诉讼费7160元中的1335元,被告保险公司负担5825元。
一起关于挂靠货车投保后出险,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赔偿的纠纷案件。案情涉及一辆货车挂靠在公司名下,该公司为车辆投保了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造成车辆受损和人员受伤。双方争议焦点在于车辆使用性质的认定问题,即是否属于营业车辆
车主贾先生因救治伤员未能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报案的情况。事故导致车辆损坏和乘车人受伤。虽然贾先生事后报案,但保险公司怀疑骗保并拒绝赔付。经法院审理,判决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并承担诉讼费,因为贾先生符合保险合同约定并在规定时间内通知了保险公司。
保险业的保单分类,介绍了S.G.保单、ITC保单、ICC保单、大保单、小保单以及预约保单等六种保单类型。其中,S.G.保单因与实际航运不符已废止;大保单是最正式的保险单据形式,国际贸易中使用广泛;小保单是简化的保险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预约保单则用于
失地保险的一次性缴费标准。对于已征地农民和新征地农民,根据不同年龄和情况,详细列出了养老保险金缴费档次和金额,并说明了缴纳条件及不在保障范围内的情况。此外,适龄劳动力年龄段人员可选择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其缴费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可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