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的原则
时间:2024-03-22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一、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
根据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应被资本化,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应予以扣除。当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时,应将相关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应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待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若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例如,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发生的修理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对于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予以资本化,并作为长期待摊费用进行合理摊销。(1) 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大修理支出应予以资本化。(2)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转让协议
甲方与乙方之间关于公司股权转让的协议内容。甲方将其在公司拥有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乙方,并得到公司股东会的批准。协议详细规定了股权转让的条款,包括股权转让的价款、支付方式、期限等。同时,双方也明确了保证和声明事项、费用负担、盈亏分担以及协议的变更和解除情况
-
发行股份溢价价款的归属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溢价价款的归属问题,指出溢价款应归入公司的资本公积金。文章还介绍了资本公积金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其与盈余公积金的区别。此外,文章阐述了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的区别,并提及了法定公益金的定义。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的溢价款应列为
-
相关规定及其差异
固定资产的相关定义和管理规定。准则和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基本一致,但管理内容和程序受到财务通则的规范。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应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界定与准则对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规定无差异。固定资产预计弃置义务会计处理上有时间
-
新股东入股是否承接债权债务
新股东入股是否承接债权债务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新股东在履行出资责任后,不承担公司的债务。公司股东对公司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在公司破产清算时,债务清偿顺序包括破产费用、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税款以及破产债权。
-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的原则
-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