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实务中,对于固定资产发生的下列各项后续支出,通常的处理方法如下:
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如果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者二者结合在一起,企业应按上述原则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将发生的后续支出分别计入固定资产价值或计入当期费用。
符合上述原则可予资本化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应当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核算。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如果在下次装修时,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仍有余额,应将该余额一次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按照上述原则处理。符合上述原则可予资本化的固定资产装修费用,应在两次装修期间、剩余租赁期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单设“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科目核算。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核算方法进行了调整。原先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的核算方法改为一次性计入发生当期费用。对于原为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预提或待摊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冲减或摊销完毕为止。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后新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照上述原则进行处理。
甲方与乙方之间关于公司股权转让的协议内容。甲方将其在公司拥有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乙方,并得到公司股东会的批准。协议详细规定了股权转让的条款,包括股权转让的价款、支付方式、期限等。同时,双方也明确了保证和声明事项、费用负担、盈亏分担以及协议的变更和解除情况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溢价价款的归属问题,指出溢价款应归入公司的资本公积金。文章还介绍了资本公积金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其与盈余公积金的区别。此外,文章阐述了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的区别,并提及了法定公益金的定义。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的溢价款应列为
固定资产的相关定义和管理规定。准则和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基本一致,但管理内容和程序受到财务通则的规范。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应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而税法对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的界定与准则对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的规定无差异。固定资产预计弃置义务会计处理上有时间
新股东入股是否承接债权债务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新股东在履行出资责任后,不承担公司的债务。公司股东对公司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在公司破产清算时,债务清偿顺序包括破产费用、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税款以及破产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