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3号)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逾期开发缴纳的土地闲置费不得列入生产成本。这一规定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精神,因为土地闲置费并非形成开发产品所必需的支出。因此,企业不能因为缴纳土地闲置费而将该费用计入商品房的售价中。土地闲置费并不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它是企业的“沉没成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与确认条件,土地闲置费不符合资产的要求,因此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为资产,也不能计入开发成本。相反,土地闲置费应归类为企业的管理成本,并计入当期的“管理费用”。
根据税法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规定,土地闲置费应计入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支出,并在税前进行扣除。然而,税法与会计处理存在明显的差异。在税前扣除时,土地闲置费应归集计入开发产品的“计税”成本,并随着开发产品成本的逐步结转进行扣除。税务差异应在企业的所得税年度申报时进行调整。
然而,企业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仍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原则进行处理。当需要申报纳税时,如果税法规定与会计处理存在差异且对当期损益产生影响,企业应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企业不能因为税法的规定与会计处理不同而违法操作,而是应遵循合法性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3号)规定自2012年7月1日起执行。因此,从2012年7月1日起,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的土地闲置费不得在税前扣除。
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办法,旨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详细阐述了拆迁的原则、拆迁人的定义、拆迁的必要条件和提交的文件资料等。市城建主管部门负责房屋拆迁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商铺拆迁补偿的标准,包括搬迁前期和过程中的费用补偿、基于拆迁政策的奖励费用以及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补偿。具体补偿包括机器设备调试修复等费用、速迁费及拆迁奖励等,且因拆迁导致的停产停业商铺将根据过渡期限给予相应补偿。因拆迁导致的商铺停租也将得到
房地产开发企业逾期开发缴纳的土地闲置费不得扣除。《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规定:“土地闲置费不得列入生产成本。”
为依法处理和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认定的闲置土地,应当通知土地使用者,拟订该宗闲置土地处置方案,闲置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