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土地的取得方式和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来确定合作用地的性质。如果涉及土地由村委会统一从承包农户转包后,以作价入股的形式与企业合作建房,并分取房产或利润,则应界定为违法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用于非农业建设。如果村委会和企业一起从承包农户转包土地使用权后共同开发建设,则应界定为企业和村委会共同违法占地。该案案情未对合作用地的取得方式和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
村委会和违法用地企业一并进行了严厉查处,值得充分肯定。当前,许多发生在集体土地上的违法用地行为,都涉及村委会这一违法主体。有的是村委会将集体土地违法出租、转让用于非农业建设,有的和企业或个人合作共同违法占地建设。在此类案件查处过程中,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往往只注重对违法占地企业或个人的查处,忽略或碍于难于执行到位,而未对村委会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既有碍执法公正,也是违法占地行为屡禁不止的一个原因。该案对违法企业和村委会均进行了严肃查处,除行政处罚外,还分别追究了村委会主任和企业法人代表的刑事责任,起到引良好的惩戒和警示作用,值得学习和借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将《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修改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只对违法占用、破坏耕地和林地的具体数量标准作出了规定,对于违法占用、破坏其他农用地的数量标准尚未作出解释。但是,由于修改后的《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的是违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因此,对违法占用、毁坏耕地、林地之外的其他农用地数量较大、毁坏严重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也应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该案中国土资源局的有关做法符合法律规定,该案也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被法院判决构成违法占用农用地罪。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