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必须在规定的索赔时效内提出保险索赔。若超过时效,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未向保险人提出索赔、未提供必要单证或未领取保险金,则视为放弃权利。不同险种的索赔时效也不相同,人寿保险的索赔时效一般为5年,其他保险的索赔时效一般为2年。
为了促使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及时行使权利,方便保险人及时履行赔付义务,充分发挥保险对经济生活的保障作用,保险法规定了保险金请求权的消灭时效。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在时效期间不行使这项权利,则该权利消灭。保险金请求权的消灭时效分为两种情况:
对于非人寿保险,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两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对于人寿保险,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5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计算是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知道或应该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开始。在这里,“知道或应该知道”是从法律角度认定的。一种情况是有证据证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确实知道事故发生;另一种情况是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实际上未必知道事故发生,但通过证据可以证明或应该知道该事实的发生,例如没有及时处理收到的信函或遗漏了事故发生的信息。在实际案件处理中,保险公司会以“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应当知道事故发生”为出发点,证明索赔已超过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等。
保险法规定的诉讼时效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导致不能行使请求权,从而使诉讼时效中止。一旦中止的原因消除,诉讼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自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保险合同关系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性质。文中明确区分了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以及机动车方与受害人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同时,详细阐述了受害人的请求权和保险公司的赔偿义务,以及在不同诉讼情况下法院对追加保险公司为被告的处理方式。此外,文章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涉及诉讼时效的影响和责任认定问题。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按过错程度承担责任。家属不起诉超过诉讼时效将无法主张赔偿,但肇事者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借款到期日超过三年后是否能提起诉讼的问题。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即使超过三年的诉讼时效,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只要满足起诉条件,法院将予以受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民间借贷纠纷处理的原则和规定。
我国关于房屋产权执行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当债务人逾期还款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其财产。执行程序包括当事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否则对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可因某些原因中止或中断。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情况,债务人签收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