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一定的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具体规定如下:
(一)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根据《刑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行为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同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根据《刑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对于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如果在追诉期限内再次犯罪,前罪的追诉期限将从后罪发生之日起重新计算。
1、一般犯罪的计算
一般犯罪是指没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根据《刑法》第八十九条第1款前段的规定,一般犯罪的追诉期限从犯罪发生之日起计算。犯罪发生之日应为犯罪构成的行为实施之日。对于不以危害结果为要件的犯罪,犯罪发生之日即为犯罪之日;对于以危害结果为要件的犯罪,犯罪之日应为危害结果发生之日。
2、连续犯罪的计算
对于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连续犯是指犯罪行为在一段时间内多次发生的情况;继续犯或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的情况。对于惯犯的追诉期限的计算,《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但从刑法规定的精神以及惯犯与连续犯的关系来看,惯犯的追诉期限也应从最后一次犯罪之日起计算。
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经过二十年后如果认为必须追诉,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公安机关应当遵守时效的规定,并在时效内提高办案效率。
商业秘密保护及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权利人在商业秘密遭受侵犯时,可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或向侦查机关举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关于举报是否产生时效中断,存在不同观点,最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权利人的举报行为可认定为时效中断,保护其民事权利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含义。协议需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在民政局领取结婚证后生效。对于协议离婚中涉及财产分割争议,应适用司法解释二的相关规定。一方隐藏、转移、变卖财产的行为,在协议离婚中不适用“两年”的诉讼时效规定,男女双方一年内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可要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管辖贪污贿赂案件时的移交原则,犯罪地的管辖原则,并案处理的情形,辩护与代理中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以及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离婚后股票权益分割范围的界定,依据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而自然增值是个人财产。对于离婚时未涉及的财产诉讼时效问题,应视为行使共有物分割请求权,不受时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