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协议离婚 > 离婚诉讼中的注意事项

离婚诉讼中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3-08-18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5436

  关于中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夫妻忠实协议的效力问题

  常见到这种情况:夫妻双方立下一份协议,说如果对方有了外遇(包括一夜情、同居、通奸等),则共同财产全部归无过错方所有。后来,一方真的有了外遇,无过错方持该协议起诉要求法院判决财产归无过错方所有,对此,各地法院判例不一,北京判支持的较多,而上海则一概不予受理。

  二、赠与合同的效力问题

  婚前双方正在热恋,有可能一方会赠与对方一些物品。小的赠与物就不必说了,比如手表钻戒等,一经赠与不能反悔,但如果涉及到房产等大件物品呢,比如一方为了表示自己对对方的衷心,立下一纸赠与书,说将自己的某某某处的房产赠与对方(但还未过户),但后来婚后双方感情很快就破裂了,导致过不到一起了,这处房产怎么办?受赠人拿着赠与书到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该赠与,给自己办理过户手续,而另一方则申请撤销该赠与,法院会怎么办?对此,各地法院判例不一,有争议。笔者的观点是:该赠与可以申请法院撤销。理由:赠与的初衷一般是建立在亲密关系的或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如果没有了该特殊关系,赠与也就失去了基础。

  三、诉前离婚协议效力问题

  往往在夫妻之间有一份离婚协议,约定了、孩子抚养等问题,但后来一方向法院起诉离婚,要求法院依法判决。而另一方则要求法院按该离婚协议判。笔者认为,该离婚协议属于附条件的,如果没有协议离婚,则不生效,不应支持。一方诉至法院要求离婚的,应按照婚姻法的规定依法裁判。

  四、关于瑕疵登记问题

  《婚姻法》规定了无效的四种情形,但现实生活中未必完全按照婚姻法的条条框框照搬。比如一方未到场,只有一方到场领取了,后来未到场的一方诉请婚姻无效,怎么办?一般而言,从民法的角度来讲,会以该情形属于《婚姻法》规定的四种无效以外的情形而直接驳回起诉(且一审终审)。当事人也有可能到民政部门申请撤销该结婚证,民政部门一般的做法是不予受理(理由是不符合“被胁迫而申请撤销”的法律规定)。但笔者以为,如果当初双方有结婚的意思表示,后来又居住在一起,则该登记瑕疵 不应影响到婚姻的效力,该结婚应为有效。但如果是一方以欺骗等手段(比如妹妹盗用姐姐的身份证户口簿等)去登记结婚的,则受骗者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该结婚登记。

  五、关于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是不是孩子的生身父母发生怀疑,要求做亲子鉴定。如果双方都配合还好说,但如果一方要求做,而对方死活不同意呢?比如有一案例,女方说孩子的父亲是某某男,要求对方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用,但该男就是不承认自己是孩子的父亲,也不做亲子鉴定。这种情况下,如果女方能够拿出简单的证据,比如该男一起到医院支付女人的检查费、生育费等,法院就可做出不利于该男的判决。该男如果不服,可以做鉴定以推翻不利于自己的这份判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抚养费最高标准的确定

    我国抚养费最高给付标准的确定问题,指出其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考虑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以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具体标准对于有固定收入和无固定收入的人有所不同,并且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提高或降低比例。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包括一次性给付、定期给

  • 民事诉讼第三人申请书模板

    民事诉讼中第三人参加诉讼的申请流程。文章介绍了申请人基本情况和被申请人基本情况,详细阐述了申请事项为追加被申请人为本案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同时,文章详细说明了事实和理由部分应详细阐述与本案相关的利害关系,并提供了证据及其来源的说明。最后,文章以一个具体

  • 离婚协议签订后的变更问题

    中国离婚协议签订后的变更问题。在离婚协议签订但未办理离婚登记时,双方可以协商更改协议内容;若无法协商一致,可通过诉讼解决争议。法律规定可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七条进行合同变更,涉及特定法律手续需遵守相关规定。同时,婚姻法规定了离婚时财产分割的特殊情况及相应

  • 离婚后是否可以分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后是否可以分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在离婚登记后一年内可提起诉讼分割共同财产,但需提供相关证据。诉讼离婚一般不可分割共同财产,除非有未经处理的财产。离婚后是否可以要回孩子的抚养权取决于孩子目前所处环境是否利于其健康成长,可通过协议或起诉方式变更抚养权

  • 离婚后房子归孩子,房贷如何还
  • 正式离婚协议书范本
  • 协议离婚的条件及办理手续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