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合并 > 常见合并报表编制问题有哪些

常见合并报表编制问题有哪些

时间:2024-04-10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644
随着企业改制、资产合并重组等业务的增多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许多企业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常见合并报表编制问题有哪些?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常见合并报表编制问题有哪些

一、复杂股权结构下,长期投资及权益的抵销

在财务实务中,企业股权结构呈现复杂多样的情况,包括单一控股、直接控股、间接控股、交叉控股等多种形式。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集团内部如何处理长期投资及权益的抵销问题呢?

1、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前,需要按照权益法调整个别会计报表中的长期投资。然而,由于各公司的投资比例不同,有些公司可能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投资。不同的核算方法可能会导致合并会计报表出现不同的结果。

2、在交叉持股情况下,需要对长期投资与权益进行抵销。有时出于企业资本运作的需要或政府行为来挽救关破企业等原因,会出现子公司或子公司的子公司对母公司进行长期投资的情况。通常做法是将子公司对母公司的长期投资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进行抵销。然而,这样做会导致合并会计报表出现奇怪的情况:抵销后的合并会计报表中,实收资本(股本)项目只剩下母公司的实收资本数,股东列示为母公司股东。

3、当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为负数时,如何处理长期投资与权益的抵销问题呢?目前尚无正式的规定。

二、权益的再抵销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对于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已经将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全部抵销。目前的规定要求将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再抵销回来,但并没有规定是否应将资本公积再抵销回来。如果不将资本公积再抵销回来,这部分资本公积将合并在未分配利润项目中反映,对集团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净资产没有影响,但可能会对合并会计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

1、作为存货的购销。如果两家公司之间存在上、下游关系,其销售只是半成品或产成品在集团内部的流动,并没有对外销售,那么两者之间的销售应进行抵销。如果两家公司之间在生产、销售上并不存在上、下游关系,他们之间的销售只是偶尔发生且金额不大,对集团公司的经营成果影响很小,根据重要性原则,则无需进行抵销。

2、作为固定资产的购销。

三、内部债权债务抵销的处理

通常情况下,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要求按照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等一一对应的项目进行抵销。这要求集团内各公司之间往来账项非常清晰,账务处理相同,并且需要定时对账。

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期初数的衔接

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期初数的衔接,特别是未分配利润项目的衔接较为困难。个别会计报表的未分配利润期初数通常等于上期的期末数,即使有调整,也可以在报表附注中列出并进行注释。然而,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填列期初数时,未分配利润期初数通常不等于上期期末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合并的方式

    公司合并的方式和过程。公司董事会提出合并方案并经股东会决议通过后,签订合并合同并编制相关报表。还需实施债权人保护程序,通知债权人并提出异议。合并后需办理登记手续。此外,企业兼并的形式主要有承担债务式、购买式、吸收股份式和控股式等。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

  • 总分公司如何做合并报表

    总分公司如何做合并报表的过程,包括编制合并报表的步骤和需要调整和抵销的主要内容。对于公司故意拖欠工资的问题,员工可以采取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对于大公司拖欠农民工资的情况,劳动者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摘要概

  • 外汇会计有什么风险

    通常情况下,会计风险被等同于会计损益抑或认为会计风险仅是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母公司会计报表上的损益变化。然而外汇汇兑损益包括已实现的汇兑损益和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其对产生会计风险的影响是不同的,并且这种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合并会计报表之时。外汇汇兑损益是由

  • 常见合并报表编制问题有哪些

    在财务实务里企业股权结构复杂多样,单一控股、直接控股、间接控股、交叉控股等多种形式都存在。那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集团内怎样将长期投资及权益抵销?不同的核算方法对合并会计报表有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目前尚无正式的规定。合并会计报表在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

  • 我国企业合并理论及合并业务有哪些
  • 全资子公司合并层面需要抵消吗
  • 编制合并报表必须要成立集团公司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