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象相同:收购和合并都是以企业作为交易对象的形式,属于企业产权交易。
2. 有偿转让:收购和合并都是企业产权的有偿转让,即企业的买卖行为。
3. 外部扩张战略:收购和合并都是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中采取的外部扩张战略。通过外部扩张,企业能够增强竞争能力,扩充经济实力,有利于改善经营管理并提高经济效益。
1. 法律资格:
在创新合并中,参与合并的企业法人资格会随着合并而消失,通过新组建一个企业来获得法人资格。而在吸收合并中,兼并方通过承担债务、购买或吸收股份的方式来实现兼并,被兼并企业放弃法人资格并转让产权,兼并方接收产权、义务和责任。而在收购中,被收购企业作为经济实体仍然存在,被收购方保留法人资格,收购方只是通过控股获得部分所有权和经营决策权。
2. 债务和产权:
在创新合并中,新组建的企业将承担原有企业的债务和整体产权。而在吸收合并中,兼并企业将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和整体产权吸收,兼并行为的交易是以债务和整体产权价值之比来确定的。在购买式兼并中,兼并方需要清偿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在吸收股份式兼并中,被兼并方所有人将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成为兼并方的股东,与兼并方共同承担债务。而在收购中,兼并企业作为被兼并企业的新股东,对被兼并企业的原债务不负连带责任,其风险责任仅限于控股出资的股金。
3. 债权人权益保护:
在合并中,公司决定合并后,应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目录,以明确财产状况,并提供给债权人查阅。合并过程中有保护债权人的程序和义务,必须征询债权人的异议,若在一定期限内没有提出异议,则视为承认合并。而在收购中,程序相对简单,只需收购到目标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即可获得经营权。
4. 合约对象和价值计算:
在收购股权和资产方面,合约的对象分别是股东和公司,但都只计算被收购企业或资产的价值。而在合并中,如果合并参与者是股份公司,通过股权交易使原公司股东改持存续公司或新设立公司的股票。合并需要先计算各自的价值,经双方认同后再计算出交换比率,然后进行合并。
公司合并后债务的承担问题。依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的公司需要承继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合并过程中需签订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等,并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债权人并进行公告。债权人可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
公司股权变更登记的程序和所需资料。当事人需前往工商局领取申请表并填写公司变更表格,同时准备相关证件和资料前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税务局办理变更登记。股权变更所需资料包括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公司章程修正案等。具体申报资料包括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
公司解散的相关法律规定。股东大会的决议需经过出席会议的股东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方为有效。在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等情况下,需依法办理登记事项变更手续。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决策合法性。
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指引,特别是对于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行政许可的审核标准。内容包括合规性要求、股权清晰、经营规范、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同时,详细阐述了申请文件的要求,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专项说明、批准文件等。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