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累犯的实质即再次犯罪者,包括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 1、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 一般累犯是累犯的最常见情形。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一般累犯构成条件有三个: 主观条件:前后两罪都是故意犯罪。 刑度条件:前后两罪都是或者应当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这表明前后两罪都是比较严重的犯罪。 时间性条件: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之内。 2、时间条件的具体认定 关于累犯成立的几个条件,容易出问题的是时间条件问题,有几点需要注意: 如果前罪因适用假释而执行完毕的,5年期间应当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而非假释之日。这里要注意和《刑法》第58条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自徒刑假释之日超计算的知识点相区别。 如果前罪判处有期徒刑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那么该5年时间是从前罪主刑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还是从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才算呢?庆当以主刑为准。 1979年旧刑法规定累犯的时间间隔是3年,而1997年新刑法规定的累犯的时间间隔则为5年,那么如果在1997年9月30日前所犯之罪被判处的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在1997年10月1日之后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构成累犯是以旧刑法的3年为准还是1997年新刑法的5年为准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时间效力规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应适用1997年《刑法》第65条的规定,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是5年而不是3年。
《刑法》关于刑罚执行完毕五年后是否构成累犯的规定。一般来说,五年后不构成累犯,但特定犯罪无论何时再次实施都会构成累犯。文章还介绍了累犯与再犯的区别,包括前罪与后罪的性质、刑罚要求以及时间限制等方面。
出狱后的人是否可以再次犯罪,以及累犯的定义、分类和构成条件。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特别累犯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累犯和普通累犯。构成一般累犯需要满足主观条件、刑度条件和时间条件。
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犯罪构成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主观心态、行为和侵犯的对象等要素。同时,介绍了妨害安全驾驶罪的类型和构成,以及管制后再犯罪是否构成累犯的问题,需要考虑之前的犯罪情况、服刑后的时间间隔等因素。
认定特别累犯是没有时间限制,前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服刑期满释放后,任何时间犯上述罪行的,构成特别累犯。构成累犯的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判处的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这只是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只要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