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业法 > 商业银行法 > 商业银行法法规 > 个人征信是永久的吗

个人征信是永久的吗

时间:2023-08-19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6837

  个人征信记录是永久保存的,会保存公民的任何贷款信息,但如果是不良征信信息的话,则不会永久保存,最多保存五年。因此接下来将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个人征信是永久的吗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个人征信是永久的吗

  在现行的征信业制度规定下,征信报告确实会永久保留正常的贷款记录,因为《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个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为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5年”,而正常的贷款记录不属于不良信息,所以没有保存期限的规定,目前是一直保留在征信报告上,也就是说,自征信系统上线后发放的贷款,逾期记录会5年后自动清除,而贷款记录会一直展示。

  二、如何改变不良征信记录

  个人的信用报告可以向你申请贷款的银行申请打印或者带本人身证前往人民银行打印你的征信报告,当发现你的信用记录报告有逾期记录,被银行设为黑名单,那么你得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改变你不良征信记录:

  1、经营性贷款有逾期归还贷款记录,则需5年内不能再出现逾期记录,那么5年后,你的征信报告则不再出现逾期记录,显示信用记录良好;

  2、如果是房产按揭贷款,有过较多次严重逾期记录,则需在你归还银行贷款后,在5年时间内保持良好信用记录,你的按揭逾期记录方会消失;

  3、贷记卡有逾期记录,建议你正常还款三个月后再进行销信用卡,则在5年后显示你的信用记录良好,而如果你有逾期记录的情况,直接销卡,不良信用记录很难再消。

  我国对企业、个人征信情况越来越重视,征信越来越严格,网贷、小贷公司的征信将也会归并到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个人征信出现不良,会影响到正常贷款、小孩升学等,贷款不归还,则不能坐飞机和高铁,因此,须高度重视自已的征信。

  三、个人征信不良记录后果有哪些

  1、无法在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不仅想贷款创业、资金周转成了枉然,连申请房贷、车贷都会被拒之门外。现代社会,

  2、不能再办理信用卡。

  如果个人信用存在不良记录,因个人日常消费想再办一张信用卡已经不可能了。在各家银行都是一样,因为各个银行能查到你的征信记录。

  3、影响个人出行。

  如果个人信用记录是黑名单的话,被法院纳入失信黑名单。将导致纳入忍限制高消费,如不能乘坐飞机、高铁,无法入住星级酒店,无法申请开办公司等等。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在现行的征信业制度规定下,征信报告确实会永久保留正常的贷款记录,个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为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5年。以上便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个人征信是永久的吗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手心律师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1]《征信业管理条例》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前房产抵押贷款的征信要求

    婚前房产抵押贷款的征信要求。根据我国的婚姻法及相关解释,婚前财产归属有明确规定,父母对房屋出资的赠与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在办理婚前房产抵押贷款时,银行会考虑征信情况,要求提供配偶的征信报告,以评估贷款申请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和可行

  •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构成犯罪的情况,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进行行政处罚。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需遵守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并依法独立自主经营,保护存款人利益,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

  • 司法冻结账户的执行与限制

    司法冻结账户的执行与限制。账户冻结需满足法律规定条件,只有执法机关才有权要求银行冻结账户,冻结期限最长为6个月,逾期自动解冻。冻结资金必须基于执法机关的法律文书,银行无权自行冻结客户账户。解冻程序简单,一旦冻结期限到达或接到解冻通知,银行会立即解冻。

  • 项目名称: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核准

    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核准的程序和要求。文中详细说明了境内外资银行及其他外资金融机构申请短期外债核准需提交的材料,包括申请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与申请人流动性需要和资金用途有关的证明材料等。办理流程包括受理和审查两个阶段,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 商业银行调整业务范围需要何种批准
  • 信用卡违约金是否会上征信?
  • 银行卡管理费用的收取与客户权益保护
商业银行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