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有哪些原则
时间:2024-03-15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
一、合并方确认的资产和负债限于被合并方已确认的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从最终控制方的角度来看,合并并不会对整个企业集团的经济利益流入和流出造成影响。因此,在合并中,合并方只能确认被合并方账面上已确认的资产和负债,不能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
二、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维持原账面价值不变
如果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合并方应根据重要性原则统一会计政策,调整被合并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并以调整后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这是因为在合并中,合并方和被合并方被视为一个整体,应采用相对统一的会计政策来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合并差额调整所有者权益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实质上是会计主体权益的整合,合并方取得的价值量与放弃的价值量之间存在差额时,应调整所有者权益。在调整所有者权益时,应首先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的部分应冲减留存收益。
四、合并后的报告主体持续计算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应视为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一直是一体化存续下来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由母公司构成的报告主体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实现的损益和现金流量情况。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目应反映母公司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至合并日应实现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情况。对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在合并当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进行调整,并对比较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视同合并后的报告主体在以前期间一直存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转让如何处理账务?
母公司A公司将其控股B子公司70%的股权转让给其另一控股子公司C公司,C公司一次性支付现金购入。评估前,B子公司的股东权益净资产10亿元,评估后为16亿元。在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不能将评估增值的6亿元反映为投资收益。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内部资产、负
-
借壳重组债务怎么处理
如果A的控股股东为C,则A、B公司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站在C的角度,企业合并前后能控制的净资产价值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合并报表是以A、B的帐面数为基础的,即不确认商誉也不影响未来利润。前款规定的期限届满,经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请求,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
-
企业联合与企业兼并的区别是什么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是资本集中从而市场集中的基本形式。在日本以及欧美国家,企业合并只要不带来垄断弊端,就被视为合理,甚至受到政府
-
新兴产业收入存在什么问题
主要存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无形资产的确认、企业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比较财务报表的列报、分步购买或分步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处理、企业合并中的交易费用、合并成本与职工薪酬的区分、被收购方原有商誉的处理、境外收购形成商誉的外币折算等
-
处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有哪些原则
-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流程
-
合并财务报表的抵销分录和调整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