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区分记名公司债与无记名公司债,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一是债券的发行。我国《公司法》第169条规定,公司发行记名债券的,应当在公司债券存根簿上载明下列事项:债券持有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债券持有人取得债券的日期及债券的编号;债券总额、债券的票面金额、债券的利率、债券的还本付息的期限和方式;债券的发行日期。而无记名债券的发行手续更灵活,流通更便利。
二是债权人的保护。记名债券更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权益,而无记名债券为不要因债券,持有债券者即被法律推定为合法的占有者,除非证明债券持有者在取得债券时有重大过失。因此,无记名债券如果被盗、遗失或者灭失时,无法适用公示催告程序并补发新债券。
三是债券的转让。我国《公司法》规定,记名债券的转让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由债券持有人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记载于公司债券存根簿,才可办理过户手续。债券受让人未办理上述过户手续的,其转让只在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产生效力,对公司无法律拘束力,公司仍然只与转让人产生债权债务关系。而无记名债券的转让,由债券持有人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将债券交付给受让人即发生转让的效力。
转债和发债这两种不同的债务融资方式。转债是一种债权+股权融资工具,具有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的特性。发债则是公司发行普通债券的债权融资方式,到期需偿还本金和利息,无转换权。债券是金融市场中重要的融资工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债权债务凭证。不当的投机行为可能导致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及其优劣。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和会员制证券交易所在组织形式、治理结构和法律地位等方面存在差异。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在适应市场变化、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吸引资本方面具优势,但也面临法律责任和监管压力及运营成本较高的问题。在选择组织形式时,应根据
证券法修订草案中关于保荐制度的修改内容。发行人在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时,需依法采取承销方式或实行保荐制度,并需聘请具有保荐资格的机构。保荐人在履行职责时应遵守规则,对发行人的申请文件和信息进行审慎核查,并督导发行人规范运作。此外,
除了通过银行柜台购买国债外,通过营业部买卖上市国债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选择。上市国债具有流通性强、买卖方便、收益高且稳定等优势。投资者可以通过电话、电脑等方式直接委托买卖,不需要亲自到银行或柜台,既方便又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