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的不同在于自然人取得民事权利的前提是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取得实际的民事权利并不意味着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所享有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规定的,根据自然人的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而获得。
一、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有什么不同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一)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法律资格,是自然人取得民事权利的前提。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并不等同于取得实际的民事权利。
(二)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是自然人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所取得的。
(三)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不可分离。自然人一旦出生,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死亡是自然人丧失民事权利能力的唯一法定事由,并且民事权利能力不得以任何方式予以转让,也不能抛弃或者继承。根据民事权利的类型不同,自然人与民事权利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别。对于财产方面的具体民事权利,自然人可以选择享有、转让或者放弃。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自然人一旦出生,即依法律规定当然享有,不可以转让,非依法律规定并经法定程序,不得进行限制或者剥夺。
二、胎儿是否有民事权利继承遗产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一个国家的法律文明发展程度如何,关键观察其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程度如何,是否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胎儿无法独立保护自己的利益,法律能够对其进行保护,就更能体现法律文明的发展程度。
三、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就是法人作为民事主体所具有的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并且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根据《民法典》规定,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法人、自然人是两种不同的民事主体,其主体资格均由法律赋予,但法人是社会组织,而自然人则是生命体。故两者在权利能力方面存在如下区别:权利能力开始和终止方式不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无论是出生还是死亡都是法律事实中的事件,即非由自然人自己所能控制。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法人终止时消灭。但无论是法人成立时的登记行为,法人终止时的撤销、解散、宣告破产等行为都是法律行为的结果。权利能力的范围不同。自然人是生命体,因此其权利能力的范围较广,包括一些与自然人生命不可分离的人身权,如生命权、身体权、隐私权、肖像权等。而法人是组织体,因此无法享有这些特殊的权利能力。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关于“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有什么不同”的相关内容,不知道有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吗?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的区别之一就是前者是法律规定的,后者则是依据相应的行为取得的。如果您后续还有什么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随时向手心律师网的在线律师进行咨询,他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然人和法人之间民事权利能力的产生与消灭的差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出生开始至死亡结束,而法人则在其成立时开始,终止时消失。两者在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上也有所不同,如继承权等专属于自然人,而一些特定法人拥有特定权利能力。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受法律和章程
无法定继承人但对被继承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方面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问题。根据《继承法》规定,可以分给这类人适当的遗产。包括在物质上给予较大帮助、在生活上进行主要照料和精神上的抚慰。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才能认定继承人是否尽了较多扶养义务。
自然人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在起止时间和范围上的差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出生时开始至死亡时终止,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则从成立时产生至终止时消失。不同法人之间的权利能力范围各不相同,受到法律和章程的限制。此外,自然人和法人各自享有特定的权利,如自然人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适用的法律。对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适用其经常居所地法律。关于民事行为能力,也是以经常居所地法律为主,但若在从事民事活动时涉及行为地法律的特别规定,则依照行为地法律。此外,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及人格权内容等特殊情况也有相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