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公司分立
公司分立指一个公司依照公司法有关规定,通过股东会决议分成两个以上的公司。
公司分立,是指将一个公司分成两个以上的公司,一个法人实体分解成若干个企业组织,是公司资产的重新组合。公司分立的结果,一种情况是原有的公司仍然存在,但从中分立出了新的公司,当然这不是分公司形式,而是独立的公司;另一种情况是原有公司解散,从而设立两个以上的新公司。
二、公司分立财产怎么进行分割
伴随着公司分立的是公司财产的分解,所以规定,公司分立,其财产作相应的分割。实际上,公司的分立,就是将公司财产按照分立的情况进行分割,组成新的资本联合。
公司分立的主要程序为:
1.由公司股东会作出公司分立的决议;
2.分立的公司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3.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不清偿债务或者不提供相应的担保的,公司不得分立。
公司分立前的债务按所达成的协议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这里很关键的是对公司分立前的债务达成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的协议,这个协议使债务承担有了明确的责任人,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
三、公司分立财产的分割标准是什么
公司分立,其财产做相应的分割。公司分立时,应当就财产的分割问题达成一致协议。本条只规定了财产要做相应的分割,至于实践中具体如何做到“相应分割”,本法没有做明确的规定。这个问题主要由股东会讨论,通过分立决议,然后由分立各方就财产问题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达成协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财产”是指广义的财产,既包括积极财产,如债权,也包括消极财产,如债务;既包括有形财产,如设备,也包括无形财产,如商誉。
公司分立的程序和公司合并的程序基本相同,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做出分立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与公司合并不同的是,在对债权人保护的方式上,公司合并时债权人享有异议权,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而公司分立时法律只是强调了公司的通知义务,并没有赋予债权人同样的权利。修订前的公司法规定,债权人在得到通知后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不清偿债务或者不提供相应的担保的,公司不得分立。本次修订删去了这一规定,但是这并不表明法律对公司分立时债权人权利的漠视,相反,根据下一条的规定,除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书面协议外,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对债权人的利益做了更切实际的保护。
被收购公司存在同业竞争问题的解决方式。通过公司合并,可以消除被收购公司与收购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的方式,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合并程序,包括签订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等。合并后,新公司承继合并各
公司合并后债务的承担问题。依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的公司需要承继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合并过程中需签订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等,并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债权人并进行公告。债权人可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
公司合并的定义和形式,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公司合并的程序包括股东会决议、订立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通知债权人并公告等步骤。公司合并所需时间取决于多个因素,一般在数月至一年左右。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公司合并操作流程,包括合并方式、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的定义及操作流程。合并过程中需签订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并通知债权人进行公告。合并后的公司需承继合并各方的债权和债务。遵循《公司法》第九章的规定,具体操作需经过相关主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