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六条规定,男性的结婚年龄最早不得低于二十二周岁,女性的结婚年龄最早不得低于二十周岁。因此,只要超过规定的结婚年龄,即可被视为晚婚年龄。
《民法典》婚姻编并没有明确规定晚婚年龄。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认为男性年满二十五周岁、女性年满二十三周岁后初婚为晚婚。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鼓励性和提倡性的结婚年龄。
一般来说,晚婚者也符合晚育条件。
我国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晚育年龄。不同省份对晚育年龄的要求也不同,有的要求在23周岁以上生育才属于晚育,而有的要求在24周岁以上生育才属于晚育。具体的要求必须根据当地政策执行。
晚婚的前提是双方都是初婚,如果其中一方是再婚,则不属于晚婚。
男性年满二十五周岁以上,女性年满二十三周岁以上结婚属于晚婚。
晚婚晚育的夫妻可以享受国家的鼓励政策,双方达到相应条件则双方都享受,只有一方达到条件则只有该方享受。
晚育是指适当推迟妇女婚后的初育年龄。
初育年龄是指妇女婚后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年龄。晚育年龄为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各同时加上三年零九个月以上。
晚育有利于青年妇女在德、智、体多方面得到发展,有利于控制出生人数和人口增长速度。晚育会使生育年龄推迟,拉长两代人的间隔,使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属于晚育。
男女双方都必须是第一次生育,如果其中一方以前曾经生育过孩子则不属于晚育。
如果男性已经有孩子,即使女方属于初婚且符合晚育年龄条件,仍不能属于晚育。
如果夫妻双方都是第一次生育,只要女方达到晚育年龄,即使男方未满25周岁也可以享受晚育奖励。
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以上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以上就是我国最新关于男性晚婚晚育年龄规定的介绍。如需了解其他法律知识,请咨询解答。
《婚姻法》第5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婚姻法》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
政府依法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婚姻习惯,其中有对少数民族婚龄的特殊规定。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晚婚晚育应予鼓励。(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第十二条 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
《婚姻法》第六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四)未到法定婚龄的。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