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假日是包括法定节假日的。法定假日即是国家的在每个法定假日的放假安排,一般都是适度的进行调整和周末连休。法定节假日是指为了庆祝某些事件、纪念某种东西或者风俗习惯而通过国家法律规定的休息时间。例如,通过调整将元旦连续放3天、春节连续放8天等。
而法定假期的待遇就是指法定节假日的待遇标准,具体如下:
一、法定假期的总工资标准
法定节假日综合工资=法定节假日日常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
二、法定节假日日常工资
员工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依法享受带薪休假,即在法定节假日中,即使员工不上班,企业也应按其正常上班情形一样,正常支付其日工资。
三、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
企业如在法定节假日,如国庆节,安排员工加班的,应当支付给员工的加班工资为不低于其日工资的300%.即其加班工资≥日工资*300%.即不低于三倍工资。综上,按标准工时制的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企业应付工资为:法定节假日综合工资=应付法定节日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按通俗的说法,即不低于“四倍工资”。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不能等同于员工在法定节假日的全部工资,即一般按300%支付员工在法定节假日的全部工资。
四、法定节假日补休
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法定节假日加班予以补休,补休时间在本年度12月31日前休完,补休可以累计使用,但一次不能超过五天,跨年作废。
享有法定假期是员工享有的员工权益,因此劳动者需要了解清楚法定假期的待遇标准,那么才能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根据国家规定,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劳动者可享受3天的婚假。对于符合晚婚年龄的劳动者,可以享受15天的晚婚婚假,其中包括3天的法定婚假。如果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同一地工作,可以根据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但是,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劳动者不另外给予假期。婚假包括公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2020年春节假期计算至2020年2月2日,据《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精神,企业应为延长假期期间不能休假的员工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延长期间工资按照法定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