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企业改制方案的内容要合法,二是设计企业改制方案的程序要合法。第一层意义上的合法可以称为实体合法,第二层意义上的合法可以称为程序合法。
设计改制方案要保持企业改制前后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避免由于企业制度的变动而导致生产经营中断或停止。要实现企业改制前后的稳定过渡,必须妥善安置改制企业的员工,员工安置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企业难以成功改制。
企业改制的目的之一是建立先进的产权制度、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设计企业改制方案要遵循赞赏性原则,坚持企业组织制度的科学改造。
拟改制的企业应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清查审计,对核损后的存量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并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准或者备案,确认国有资产价值量。土地使用权的评估须由具有土地评估资质的评估事务所进行。
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企业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企业资产和人员的基本情况、拟改革方式、债权债务的情况、人员安置要求、所需享受政策及改制后企业发展规划。
《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提交企业决策层通过。国有独资企业经总经理办公会通过;国有独资公司经董事会通过;《职工安置方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报主管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
转让方持上述材料到产权交易中心登记,填报《出让意向登记表》、《公告登记表》,签订《转让委托合同》;产权交易中心将转让公告刊登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经济或者金融类报刊和产权交易网上,公开披露有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转让公告期不少于二十个工作日;根据公开征集意向受让方的结果,合理选择拍卖、招投标或者协议转让等方式组织实施产权交易。
经公告确定受让方和受让价格后,转让方应当与受让方进行充分协商,确定转让中所涉及的相关事项后,报政府部门批准。转变职工身份和资产处置;凭政府批准文件到劳动部门办理职工国有身份的退出,签订国有身份退出协议,落实补偿金及相关事宜;凭政府批准文件和劳动部门的职工国有身份退出手续,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国有资产处置手续。
转让方与受让方在产权交易中心主持下签订转让合同;在产权交易中心监督下进行资产交割和价款结算,由产权交易中心出具交割单;产权交易中心出具《产权转让鉴证书》。《产权转让鉴证书》是产权转让双方到有关部门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商登记、财务结算、税务、土地、房地户籍变更手续地必备文件,是其增减资产的合法凭证。转让和受让双方应凭《产权转让鉴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相关产权登记手续。
持产权交易手续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国有资产变动或者注销;委托中介机构进行验资,持产权交易手续和验资报告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工商注册或者变更登记;持产权交易手续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到房产、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的更名过户。产权交易中心对上述变更登记手续实行领办制和跟踪问效服务。
股权转让协议的细节内容,包括转让标的、转让价格与付款方式、股权交付、公司盈亏分担、陈述与保证、税费负担、资产移交及风险承担等方面。协议规定了甲方将所持有的某公司股权以一定价格转让给乙方,并详细说明了股权转让的付款方式、交付方式、相关手续、债权债务分担
破产制度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包括企业改制重组中的破产逃债问题及其原因。破产制度在市场经济中体现竞争机制,但一些企业利用破产逃避债务,损害国家和债权人的利益。其原因包括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行政干预以及破产法律规定的漏洞。现行破产法存在对债权
涉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纠纷主要依据企业章程并参考相关指导意见审理。关于企业改制纠纷,需区分民事纠纷种类并适用相应法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纠纷应优先适用相关专门法律。当公司章程与《公司法》条款不一致时,需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所需提交的材料及相关影响。无论是增加、减少经营范围还是由于行业变更导致的经营范围变更,都需要向工商、税务机关提交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相关证明、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修订稿等必要材料。此外,公司经营范围变更将导致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的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