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上市公司 > 独生子女津贴多少钱

独生子女津贴多少钱

时间:2023-09-10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0513

  在我国拥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都可以领取一定的独生子女费用,具体有多少要看当地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每年六十元。因此接下来将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独生子女津贴多少钱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独生子女津贴多少钱

  不同地区的规定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从领证当月起至子女年满十四周岁止,每年发给6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二、独生子女还能享受哪些优惠呢

  1、每年发给6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奖励费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发至其独生子女满十四周岁止;

  2、女职工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所能享受的优惠

  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不休奖励假的,按照女方一个月基本工资的标准给予奖励。

  个体工商户的雇工晚婚、晚育的,由雇主按照本条前款规定奖励。农村居民、城镇无业居民和个体工商户晚婚、晚育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适当奖励。

  规定的休假外,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再增加产假三个月,但减免三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3、独生子女的托幼管理费和十八周岁之前的医药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报销;

  4、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享受不少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5、农村在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时,应当为独生子女父母优先办理养老保险。农村安排宅基地,对独生子女父母应当给予优先和照顾;

  6、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扶持独生子女家庭发展生产。

  三、办理独生子女证的程序

  夫妻双方及其子女都为本市农村常住户口或者城镇常住户口的领证程序:

  (1)由女方到所在单位(无单位的到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领取《独生子女证申请审批表》。

  (2)经双方单位(无单位的由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初审同意后,送女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需携带户口簿、结婚证原件)。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在十五天内审核完毕,报所在地的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批(附户口簿复印件)。

  (3)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应在接到《独生子女证申请审批表》次日起三十天内审批完毕。对符合条件的,发《独生子女证》。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不同地区的规定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从领证当月起至子女年满十四周岁止,每年发给6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以上便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独生子女津贴多少钱吗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工伤伤残等级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手心律师网的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票期权与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关系

    股票期权与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关系。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措施适用于公司行政人员和董事,导致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结合的趋势。文中介绍了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理论,以及独立董事和股票报酬的趋势。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员工持股计划和经理股票期权制的起源、目的和实

  • 股票的定义和功能

    股票的定义、功能、用途、获取途径以及内容。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代表股票持有者对股份公司部分资本的所有权,具有经济利益且可以上市流通转让。股票的获取途径包括作为发起人获得、购买原始股、购买二手股票以及通过赠与或继承获得。股票

  • 优先分配权

    公司利润分配中优先股股东的优先分配权和优先求偿权,以及后配股的特点和发行情况。文章还介绍了垃圾股、绩优股和蓝筹股的概念。优先股股东享有优先分配利润和剩余财产的权利,但只能获得固定股利。后配股则在普通股分配之后进行分配,具有较低的利用率。此外,文章还介

  • 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问题及必要性

    农地经营权流转的问题及其必要性。文章指出在农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土地流转的是土地经营权,需解决存在的“地下交易”、“一次性买断”等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流转行为。政策性福利应落实到具体环节以保障农民利益,同时农地保护职责要厘清,确保农地不受损害。

  • 行政处罚对企业资产重组的影响及时间
  • 独生子女补贴在哪领取
  • 独生子女津贴多少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