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保密协议中,应明确规定需要保密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期限。最好通过列举的方式来清楚地列明所有需要保密的内容。不同企业和不同时间段的保密范围和内容可能有所变化,因此用人单位应及时修改保密协议内容以保证准确性。
商业秘密的保密主体通常限于涉密岗位的劳动者。对于保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劳动者,要求其不得披露、赠与、转让、销毁或协助第三方侵犯公司的商业秘密。除了涉密岗位外,其他劳动者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获悉公司秘密时,也应纳入保密主体范围,并承担保密责任。此外,掌握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的家属和朋友也应承担同等保密义务。
保密协议中应明确约定保密期限。尽管劳动者保守秘密的义务不因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而免除,但由于商业秘密可能过期、被公开或被淘汰,最好还是约定保密义务的起止时间,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保密协议中应明确约定商业秘密的使用方式、涉及商业秘密的职务成果归属、涉密文件的保存和销毁方式等内容。对于特殊条款,应以列举方式进行约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保密协议中不得直接设定违约金,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保密协议中不可约定违约责任。保密协议可约定违反保密义务的赔偿内容和计算赔偿数额的方式。
竞业限制条款可约可不约,但不可否认它是保护商业秘密的有效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明确约定竞业限制的期限、义务、经济补偿标准、经济补偿的支付时间以及条款解除的条件,否则企业可能面临支付高额经济补偿金的风险。
保密协议中可以约定争议解决机构,但该机构必须是确定且唯一的。不能既约定选择仲裁机构又约定选择法院,也不能既约定选择A地又约定选择B地的仲裁机构或法院,否则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其中,和解和调解并非解决合同争议必须经历的程序。即使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争议条款中作了相应规定,他们也可以不经协商和解或调解而直接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因此,选择仲裁还是诉讼解决合同争议是合同争议条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仲裁是一种争议解决方式,双方当事人根据有效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处理。一旦仲裁协议合法成立,当事人就不能再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争议。
与诉讼相比,仲裁具有快速、便捷、高度保密、裁决易执行、能够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以及有利于维持和发展争议双方商事关系等特点。
诉讼是解决合同争议中最常用的纠纷解决方式。它是一种强制管辖,即使合同中没有有效的仲裁条款,也没有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当事人仍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合同争议。与仲裁制度相比,我国的诉讼制度具有程序严格、公正、全面保障当事人诉权、法官审判经验丰富等特点。
软件推广应用合作合同的内容。合同规定了双方的合作范围、期限及独家销售代理权,明确了订单流程、交货细节、价格及返利政策、产品技术质量标准等。甲方提供软件产品,支持市场宣传和销售,进行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并有权调整产品策略、市场策略和价格策略。合同也规定
甲乙方之间的合作协议,主要内容为乙方根据甲方需求提供具有版权的软件模块,合作期限为_____年。协议包括软件安装、调试、支持服务、培训、保密及版权、收益分配等方面。双方共同分工合作,确保软件正常运行,同时保护软件版权和甲方产品资料。收益按股权比例分配
商业秘密合法来源的主要方式,包括独立开发、反向工程、权利人自己泄密、合法受让或被许可及个人信赖等。其中独立开发和反向工程抗辩难度较大,权利人需采取合理保密措施,同时客户信赖也被纳入考量范畴。此外,还涉及到许可使用协议等相关法律条款的应用。
分手费的给付方式主要有付现、承诺、协议约定和权利转让四种。付现方式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不容易引发纠纷。承诺方式是通过书面承诺给付分手费,但存在可能反悔不履行的风险。协议约定是双方协商并签订协议,明确分手费的数额、给付期限和方式。权利转让方式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