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下列情形”中的第四条指: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根据该条,构成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进行诈骗行为,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一)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而不是由于企业内部缺乏管理或资金转让、结算等方法的原因。
(二)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的行为。“空头支票”是指出票人所签发的支票金额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的支票。签发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是指票据签发人在其签发的支票上加盖与其预留存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处印鉴不一致的财务公章或者支票签发人的名章。
(三)行为人的目的是骗取财物。这是构成犯罪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目的如果不是骗取财物的,不构成犯罪。例如,有的企业因一时资金周转不灵签发了空头支票,事后及时在帐上补充资金。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骗取财物的目的,只是违反了票据法及有关行政法规,应受到行政处罚,但不构成犯罪。
综上,陈法官强调,若企业非为骗取财物而开具空头支票只是违反了票据法及有关行政法规,应受到行政处罚,但不构成犯罪。但若为拖延货款或一时资金周转不灵签发了空头支票,事后也迟迟不在帐上补充资金,甚至在被起诉后仍以出具空头支票即完成付款来抗辩,其行为已符合票据诈骗罪的构成,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期票和支票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期票是规定领取商品或货币日期的信用凭证,可分为一般期票和银行期票等,可以通过背书转让或贴现;而支票是一种即期汇票,以银行为付款人,可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者在使用方式、兑现时间和利息等方面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
票据的付款期限以及银行汇票的使用步骤。对于见票即付的票据,其付款期限通常在发票日后一年内,但具体期限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支票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有所不同。此外,银行汇票的使用包括付款人委托银行办理汇票、签发汇票、异地结算等一系列步骤,实现钱货两清,
票据诈骗罪怎么认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明知,是否以骗取他人财物为目的是区别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对于冒用他人的票据、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伪记载以及使用伪造、变造的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行为人必须具
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可以看作汇票的特例。支票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不得超出其在付款人处的存款金额。这种支票称为空头支票,出票人要负法律上的责任。支票由指定的出纳员专人签发;出纳员根据经领导批准的“支票领用单”按照规定要求签发支票,并在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