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损害 > 亲子鉴定多少钱

亲子鉴定多少钱

时间:2023-08-20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1495

  公民若需要进行亲子鉴定的话,则需要向专业的机构提出申请,光是这样还不够,还需要支付一定的鉴定费用,那到底在我国进行亲子鉴定要多少钱呢?若你对此不是很了解的话,可以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进行亲子鉴定要多少钱

  倍受舆论关注的亲子鉴定费最高不得超过2500元;房屋面积争议的司法鉴定费最高不超过300元;交通事故、职工工伤职业病等致残程度评定每件300-500元……这是省物价局近日下发的《湖南省司法鉴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收费办法 》)中明确规定的。

  侦查机关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收费

  《收费办法》规定,公安、检察、国家安全等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收费。

  从事司法鉴定的单位,须经省司法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性组织。

  涉及价格评估司法鉴定(含房产地产价格评估、资产评估鉴定、工程造价纠纷鉴定等)的司法鉴定机构,必须取得省以上价格主管部门认定的价格评估机构资质。

  省物价局强调,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向司法鉴定机构收取管理费、业务介绍费、代办费等费用,违者按乱收费查处。

  部分机构收费可适当上调

  《收费办法》明确司法鉴定服务收费属于政府定价,由省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全省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各市州物价局可在不超过省定标准的情况下,根据实际确定当地具体标准。

  不过,《收费办法》称,“对社会信誉度高、鉴定质量优良、模范遵守价格政策的司法鉴定机构,经本单位申请并经省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其收费标准可在规定的标准上适当上浮。”

  二、如何选择鉴定机构?

  司法鉴定服务收费不包括鉴定人差旅费、出庭作证费等鉴定服务以外的其它费用。凡涉及差旅费、出庭作证费等鉴定服务以外的其它费用的,鉴定机构在受理鉴定委托时应向委托人说明,经委托人书面同意后,可向委托人预收。鉴定事项完结后,凭国家规定使用的票据按实收取。

  司法鉴定机构由司法鉴定申请人自愿选择,任何部门、单位、机构和个人不得为司法鉴定申请人指定司法鉴定机构并代收、代付鉴定费。

  不管亲子鉴定是为了肯定亲子关系还是否定亲子关系,这都是迫不得已的一种判断方法,为了在诉讼中占据优势,被鉴定人是否应该同意鉴定呢?如果心存疑惑,对诉讼局面的分析不够清楚,可以咨询一些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这对自己赢得诉讼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专业的分析之后再做出抉择,对孩子的身心也是一种细心的保护。

  做亲子鉴定的,这主要是为了证明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血亲关系或不存在血亲关系,此时要求申请人提供具体的材料,同时还需要支付一定的鉴定费。至于做亲子鉴定要多少钱,虽然国家有一个大致的规定,但各省市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或减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 强制医疗的决定权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强制医疗申请以及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同时,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可以采取临时的

  • 我国强制医疗方式的变迁及司法化

    中国强制医疗方式的变迁及司法化。传统上,强制医疗方式主要由医疗保护性住院、保安性强制住院和救助性强制医疗三种形式构成,但存在司法审查缺失和行政机关主导的问题。新刑诉法规定强制医疗程序,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标志着该制度从行政化转向司法化。同时

  • 一、全国人大推动解决婚姻法司法解释第24条存废之争

    全国人大推动解决婚姻法司法解释第24条关于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的存废之争及其社会意义,指出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明确了仅存在程序瑕疵的婚姻登记的法律效力以及亲子关系诉讼中一方拒绝鉴定的法律后果。

  • 继承人对非亲子关系的确认权利
  • 如何取消强制医疗措施
  • 因亲子鉴定离婚起诉书(格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