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 广告法和相关条例中禁用的词汇有哪些?

广告法和相关条例中禁用的词汇有哪些?

时间:2023-08-26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2318

广告的分类

广义上的广告包括政府公告、政党、宗教、教育、文化、市政、社会团体等方面的启事、声明等,不以营利为目的。狭义上的广告指的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广告,也称为经济广告。商业广告是工商企业为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而通过广告媒体向消费者或用户传播商品或服务信息的手段。

广告法的制定目的

广告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我国制定了广告法来管理广告活动。

广告法中禁用的词汇

根据广告法和相关条例的规定,以下是禁止在广告中使用的词汇:

  • 虚假宣传:广告内容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内容。
  • 夸大宣传:广告内容不得夸大商品或服务的性能、功能、效果等。
  • 欺骗性宣传:广告内容不得含有欺骗性的宣传,如虚构的用户推荐、假冒的专家推荐等。
  • 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宣传:广告内容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如宣传违法犯罪行为。
  • 侮辱、诽谤他人宣传:广告内容不得含有侮辱、诽谤他人的宣传。
  • 淫秽、低俗宣传:广告内容不得含有淫秽、低俗的宣传。

合规使用广告用语的重要性

企业在获取广告利益的同时,应该自觉遵守广告法的规定,合理规范地使用广告用语。一幅色彩绚丽、形象生动的广告作品,能以其非同凡响的美感力量增强广告的感染力,使消费者沉浸在商品和服务形象给予的愉悦中,使其自觉接受广告的引导。

咨询法律问题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您到手心律师网网站进行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

    有奖销售的含义和本质,指出有奖销售是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服务时给予购买者额外奖励的行为,目的是促进商品销售。有奖销售的本质在于销售而非有奖,违反本质的行为应受法律禁止。此外,文章介绍了有奖销售的分类,包括附赠式和抽奖式有奖销售。

  •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是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发布虚假广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分别需要承担不同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承担民事责任等。若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真实信息,则需

  • 商场虚假宣传导致损失,如何要求赔偿

    消费者在商场因虚假宣传购买产品遭受损失后的索赔问题。消费者需保存相关证据,先与商场协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投诉或诉讼。法律规定了虚假宣传的处罚和赔偿标准,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误导消费者。发布虚假广告将面临严厉处罚。

  • 传销诈骗案量刑多少

    传销和诈骗两种犯罪行为的量刑标准。传销活动组织者和领导者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面临不同等级的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处罚。而诈骗犯罪则根据涉案金额和情节,分为数额较大、巨大和特别巨大等不同档次,分别处以不同等级的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没收财产等处罚。在山西

  • 直播间虚假宣传违法吗
  • 怎么判定虚假宣传
  • 广告代理合同(五)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