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 > 小区可以不要物业吗

小区可以不要物业吗

时间:2023-08-31 浏览:85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2368

小区是否可以不要物业?

是的,小区可以不要物业,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业主委员会的成立

只有经全体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授权,才能进行小区的管理。

2. 业主委员会的职能限制

业主委员会是一种非营利机构,属于民政机构,并不具备开展物业服务工作的权力。只有企业才能合法开展管理和服务工作,因为企业需要缴纳税费、购买社保、培训专业人才等,而这些都是业主委员会所不具备的。

3. 业主委员会的企业化问题

业主个体和全体业主的行为属于公共行为,类似政府部门无法自行管理采购行为的情况。如果需要采购物业服务,就需要解决业主委员会如何企业化的问题。然而,在中国目前还无法实现。

4. 采取单包形式进行管理

业主委员会可以选择不成立专门的物业管理企业,而是采取单包的形式来管理小区。比如聘请保洁人员打扫卫生、聘请保安公司的人员站岗、聘请绿化公司的人员修剪绿化等。

5. 业主自行承担部分角色

收费、维修和综合管理等工作需要业主自行承担。业主可以自愿担任这些角色,但需要获得报酬。报酬事宜最好由业主大会决定,以体现透明公开。

不交物业费被起诉的后果

如果业主不交物业费并被起诉,法院会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如果业主确实未交物业费,法院将判决业主缴纳。如果业主拒绝履行判决,物业公司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经书面催交后,业主无正当理由拒绝交纳或在催告的合理期限内仍未交纳物业费,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业主支付物业费,法院应予支持。

可拒交物业费的8种情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以下情况下可以拒交物业费:

1. 动力设备产生的能源费用

物业公司要求业主支付供热、中央空调等动力设备产生的能源费用,不在业主交纳范围内,可以拒绝交纳。

2. 物业服务质量过差

如果物业服务质量过差,业主可以暂时拒绝交纳物业费,但需要提供有力的证据,并寻求实质解决办法。

3. 合同未约定或未经业主同意的服务

物业提供未在合同内约定或未经业主同意的服务时,业主有权拒绝交纳物业费。

4. 未交房前要求交纳物业费

物业公司要求业主在未交房之前交纳物业费,业主可以坚决拒绝。

5. 房屋质量问题

如果房屋质量问题尚未交房,物业费应由开发商承担。

6. 未签订合同

物业公司未与业主签订合同的情况下,业主可以拒绝交纳物业费。

7. 缺乏物价管理部门审批文件

物业公司缺乏物价管理部门审批文件的情况下,业主可以拒绝交纳物业费。

8. 擅自提高物业服务收费标准

物业公司擅自提高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的情况下,业主可以拒绝交纳擅自提高的部分费用。

以上内容为手心律师网整理,引用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高空坠落物的责任认定如何判断是哪一方

    高空坠落物的责任认定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规定,如果高空坠物造成地面人员财物损害,责任应由高空抛物方承担。在无法确定具体来源时,该高空区域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需承担损失。物业管理公司也需承担一定补偿责任,因他们有维护小区公共秩序的责任。共同侵权

  • 小区绿化破坏归谁管

    小区绿化破坏的管理问题。根据《物业管理条例》,业主发现绿化被破坏可通知物业负责管理。物业服务企业有责任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若未能履行导致业主损失,需承担法律责任。同时,物业还应制止违法行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相关部门则应依法处理。

  • 刑事案底对配偶的影响

    刑事案底对配偶的影响。不同地区政审标准下,存在上述情形可能会对报考政法机关的人造成不良影响。如有配偶、直系亲属等被判处刑罚或在接受审查,报考相关政法机关时可能会受到阻碍。具体情况需根据不同地区的政审标准而定。

  • 律师函的定义和目的

    律师函的定义和目的。律师函是律师团队根据当事人委托签发的法律文件,旨在要求相关方履行义务、通知事项等,并探讨律师函的签发情形、目的、原则和内容要素。律师函的签发需遵循一定原则,包括委托手续完备、请求明确等,内容需包含标题、案号等要素。

  • 小区高空扔垃圾犯法吗
  • 业主装修要签合同吗合法吗
  • 缓刑期间再次犯罪是否归为累犯行为?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