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的企业有很多,但是往往对于出资会产生歧义,对于中外合作企业来说,有必要了解合作各方的出资内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一)合作各方的出资方式
合作各方应依法和依合作企业合同的约定向合作企业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合作各方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的方式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实物或者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权利。合作各方以自有的财产或财产权利作为投资或合作条件,对该投资或合作条件不得设立抵押或其他形式的担保。合作各方缴纳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后,应当由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合作企业据此发给合作各方出资证明书。
(二)合作各方的出资比例
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企业,外方合作者的投资一般不低于合作企业注册资本的25%。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企业,对合作各方向合作企业投资或者提供合作条件的具体要求,由商务部确定。
(三)合作各方的出资期限
中外合作企业的合作各方应当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在合作企业合同中约定合作各方向合作企业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的期限。合作各方未按期缴纳投资、提供合作条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限期履行;期限届满仍未履行的,审查批准机关应当撤销批准证书,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吊销营业执照,并予以公告。未按合作企业合同缴纳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的一方,应当向已经缴纳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的他方承担违约责任。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法律性质,包括其概念、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区别。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外国合营者提供资金、技术等为报酬的合作形式,建立在契约基础上,是过渡到股权式合营企业的预备阶段。与合资经营企业相比,它们在出资方式、出资比例、利润分配、风险承担、经营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关于申请设立合营企业不予批准的情况。不予批准的情况包括违反中国法律、损害主权等。同时,合营企业申请设立需要提交的资料和合营企业合同的主要内容也被详细阐述。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的制订要点。合同内容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合作各方的信息、合作企业的名称和经营范围等主要内容。合同制订过程中需参考相关格式,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条款。合同签署后需提交原件并使用A4纸张打印。如遇与中国法律法规不符的情况,以法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实施细则,内容包括合营企业的设立、登记、组织形式与注册资本等要求。合营企业需受中国法律管辖和保护,并应遵循国家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合营企业有权自主经营管理,其投资总额需符合一定条件并得到审批机构的批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