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备的资料
根据要求,凡申请医疗救助者首先要有书面申请书;持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医疗诊断书、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始票据、购买医药票据、必要的病史材料;二级以上(含二级)医院出具的患有规定大病、重病和慢性病的诊断证明;患者本人在相关部门已报销的医疗费用证明;除此之外,还要准备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票据和证明材料。
二、申请的程序
凡申请享受医疗救助的,先通过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或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社区和村委会对上述资料进行初审、经群众评议、公示后报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对有关申请材料审核后,报区县民政部门复核、审批。
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的五保户,由所在地村委会或敬老院直接报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对有关申请材料审核后,报区县民政部门审批。医疗救助金由区县民政部门负责发放。
关于医疗费用的强制支付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需要抢救治疗时,当事人应预付医疗费用,公安机关也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工伤事故中,职工需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费用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获得赔偿。赔偿金额计算公式包括诊疗、药品和住院服务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具体涵盖了从医疗费用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各项赔偿标准。对于残疾生活补助费用,赔偿年限受患者年龄影响,60岁以上患者赔偿年限有限制。其他赔偿项目也各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医疗事故后的投诉程序及赔偿方式。患者及家属需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涉及调查处理和医疗鉴定等程序。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可通过协商处理、调解处理及民事诉讼等途径进行。投诉方法包括拨打医院医务科电话、县卫生局医政股电话等。
医疗事故能否申请大病救助的问题。大病医疗救助系统覆盖城乡,为特定人群提供救助。医疗事故导致的身体伤害程度不同可分为不同级别,进一步影响赔偿金额。在苏州,九级伤残的工伤赔付包括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