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购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
在跨国并购中,一国跨国性企业是并购发出企业或并购企业,而另一国企业是被并购企业,也称为目标跨国并购企业。并购的渠道可以是并购的跨国性企业直接向目标企业投资,或通过目标国所在地的子公司进行并购。支付手段可以是支付现金、从金融机构贷款、以股换股和发行债券等形式。有些收购是以收购人以自身主体名义直接收购,而有些则是通过在第三国尤其是在离岸法域设立离岸公司(特殊目的公司)进行的间接收购。
根据跨国并购双方的行业关系,跨国并购可以分为横向跨国并购、纵向跨国并购和混合跨国并购。
横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是扩大世界市场的份额,稳定和扩大原材料的供应来源或产品的销售渠道,从而减少竞争对手的原材料供应或产品的销售。并购双方一般是原材料供应者或产品购买者,所以对彼此的生产状况比较熟悉,并购后容易整合。
纵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处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全球发展战略和多元化经营战略,减少单一行业经营的风险,增强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实力。
从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是否接触来看,跨国并购可分为直接并购和间接并购。
直接并购指并购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规划直接向目标企业提出所有权要求,或者目标企业因经营不善以及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而向并购企业主动提出转让所有权,并经双方磋商达成协议,完成所有权的转移。
间接并购是指并购企业在没有向目标企业发出并购请求的情况下,通过在证券市场收购目标企业的股票取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与直接并购相比,间接并购受法律规定的制约较大,成功的概率也相对小一些。
私下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效力。这取决于公司章程的规定,若允许则有效,若禁止则无效。在公司法规定下,股东间可相互转让股权,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的股东应购买该转让的股权,否则视为同意转让。
实收资本的定义、构成及其变更流程。实收资本是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企业实收资本变更需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出资信息等。适用于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设立的
公司注册资本、资产和负债、财务会计制度以及税务方面的风险问题。对于收购方来说,在收购公司时需要关注注册资本是否虚假出资、资本抽逃等问题,了解公司资产构成、股权配置以及不良资产状况。同时,需要考察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税务问题,以避免潜在风险。律师团队可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与法律保障问题。风险包括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法律风险、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风险、反收购风险以及可能产生的纠纷。防范措施包括严防尽职调查中的陷阱、明确尽职调查中的风险点和充分考虑职工安置问题。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应注意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