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基金法 > 基金法法律法规 > 基金法法规 > 基金托管银行的基本内容

基金托管银行的基本内容

时间:2023-08-20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4002

一、托管行的资格

  由于基金托管人在基金资产安全运作中的特殊作用,各国 ( 地区 ) 的基金监管法规都对基金托管人的资格有严格要求,基金托管人通常由具备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专业性金融机构担任。

  新兴市场对托管人通常制定比较严格的资格要求,大都为符合一定资本条件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并由监管机构审核批准。

  社保基金运作中的资产管理机构的基本职责是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托管银行的基本职责是托管基金资产。

  二、托管行的职责

  托管银行通常由具备一定条件的商业银行等专业性金融机构担任,主要职责一般包括

  ( 1 )安全保管基金资产;

  ( 2 )执行基金管理人的划款及清算指令;

  ( 3 )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运作;

  ( 4 )复核、审查基金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及基金价格等。

  我国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希望托管人负起监督责任。但现实是我国现在的托管银行没有履行其监督职责。

  在实务环节上,托管人对管理人的自主交易行为范畴内的投资运作实际上无法监督。

  三、托管行的监管

  基金托管人代表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签订信托契约、保管基金资产并负责监督基金经理人对基金资产的运作。

  托管人在监督基金运作的同时,其本身还应受到监督。

  四、中国人民银行在社保基金监督中的作用

  (一)审查托管人的资格与资信状况

  与银行的其他基金业务相比,保持银行在托管业务中的中立和诚信是非常突出的特点。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对业务管理进行调整,设计出符合基金业发展方向的业务管理结构和业务处理方式,设计出将投资人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的业务模式。

  (二)对托管银行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进行监督

  托管行在托管业务中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 1 )信用风险,托管业务中主要是交易对手违约风险;

  ( 2 )操作风险;操作失误或机械故障引发的风险;

  ( 3 )清算风险等。

  (三)对托管行实行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并对其托管业务进行年度评估,以促进托管行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适应托管行职责的要求,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稳步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基金托管人的职责和作用

    基金托管人在基金运行中的作用和职责。基金托管人是根据基金运行中”管理与保管分开”的原则设立的机构,负责对基金管理机构的投资操作进行监督和对基金资产进行保管。托管人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担任此角色,包括设立专门的托管部门、足够的资本和人员,以及确保资产

  • 基金份额转托管业务

    基金份额转托管业务的流程。投资者可将基金份额从一个销售机构转移到另一个销售机构,包括转出业务和转入业务。办理转托管前需在新机构开立基金交易账户,转托管后份额存续时间连续计算,但在权益登记日前后不接受转托管申请。

  • 《外汇管理条例》中的外汇的定义

    《外汇管理条例》中的外汇定义以及私募基金对外汇的投资范围。外汇包括外币现钞、支付凭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以及其他外汇资产。私募基金投资范围广泛,包括股票类基金、债券类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以及投资于其他金融产品的基金。

  • 安全性原则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三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社会保障基金需专款专用,投资需遵守安全性原则,确保基金安全回报。流动性指资产随时变现的能力,以满足随时支付需求。盈利性是基金保值增值的关键,依赖投资收益提高基金水平。不同社保项目对投资的安全性、

  • 基金托管人资格条件
  • 基金托管银行的基本内容
  • 基金托管人有哪些资格
基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