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企业的董事会形成书面决议,决定收购B企业,并授权工作小组开展相应的工作。
向B企业发出收购要约,提出初步的收购条件。
B企业的董事会沟通,同意和A企业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探讨收购的条件。
A企业的工作小组和B企业的被授权人进行沟通,确认收购条件。
双方达成一致,并签订收购协议书。
双方提供公司资料、收购协议书等资料,向B企业所在地工商部门提出债权债务法人资格等变更要求,等待工商部门审批。(特殊行业还需要相关主部门批准)
工商部门批准申请,A企业接管B企业的债权债务,B企业法人资格取消,并向社会公告相关事项。
A企业到自己企业所在地工商企业办理股权变更以及增资扩股手续,并向社会公告。
在收购建筑公司之前,首先要查询目标公司的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有效,其次是工商档案及其他档案。
转让方一般不会主动告知受让方其债务真实情况。受让方可通过实地调查,最高人民法院的执行信息、失信人员信息等查询企业负债及诉讼情况。
在签订合同时应注意:转让款要分批支付,最好留尾款预防受让方隐藏债务,或者让转让方个人提供担保;税收条款不要忽略,平价转让同样会有税收。
转让方办理转让手续后应该自行去主管部门核实是否属实。最好登报或网络公告,以便发现隐藏债务。资料变更中工商登记、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法人章、住建厅资质登记、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变更登记一样都不能少。
受让方债务是否清偿完毕?企业的资质、证书是否有效且已办理变更(收购方指定的人员)法定代表人?企业全部行政、人事、财务、业务档案、公章及其他物品交接清单是否完善?
一起完整的建筑公司收购,其实工作不止上述五项,还会有其他问题,但做好上述五项主要工作,收购风险可以大大降低。建筑公司收购是个技术活,细活,建筑投资人、收购方应加以注意。
收购公司在资本、资产、财务会计制度和税务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收购方需查询目标公司的注册资本和资产构成,厘清股权配置、资产担保、不良资产等情况,并关注公司的流动比率和偿债能力。同时,收购方还需注意目标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税务问题,防止公司故意抬高价值或
投诉不退加盟费问题的流程与注意事项。在投诉前需仔细研究加盟合同,如合同中规定货物质量与加盟费和退出机制未达标可起诉。根据合同规定的期限内通过网络或立案等形式依法投诉处理。注意民法典于1月1日生效取代了合同法,一方不履行义务对方可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国务院发布的新政策,即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其中明确取消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行政审核,除了借壳上市仍需严格审核外。新政策旨在降低并购重组成本,推动市场化并购浪潮。具体措施包括缩小审批范围、简化审批程序、发展并购贷款以及改革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股份定
上市公司并购中如何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问题。主要措施包括正式评估并购重组,关联方回避表决,强化信息披露,以及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监督审批。其中,《跨省条例61-101》对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做了详细规定,包括评估机构的选定和职责、评估费用的支付、早期警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