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议离婚中的子女抚养问题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1条的规定,双方自愿离婚的情况下,可以协商决定子女随父方还是随母方生活。当双方办理离婚手续时,婚姻登记机关会核实双方的自愿离婚,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进行适当处理。
2、诉讼离婚中的子女抚养问题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36条第3款的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主。而哺乳期后的子女,如果双方因抚养问题产生争执无法达成协议,法院会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做出判决。
(一) 子女不足2周岁的情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3日颁发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一条规定,2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然而,如果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抚养条件不尽、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或者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子女也可随父方生活。此外,如果父母双方协议2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且对子女健康成长没有不利影响,也可以被允许。
(二) 子女2周岁以上的情况
子女在2周岁以上的情况下,首先应由父母双方协商决定。如果协商不成,法院会根据双方的情况做出判决。如果父方和母方都要求子女随其生活,并且双方都有争夺子女的情况下,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情况,判断子女随哪方生活更有利于其成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若干具体意见》第3条的规定,如果一方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或者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或者一方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或者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法院会优先考虑这些因素。
此外,如果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并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法院也会将这作为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的优先条件。
(三) 子女已满10周岁的情况
对于已满10周岁的未成年子女,《若干具体意见》第5条规定,如果父母双方在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问题上产生争执,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尽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意选择随谁生活。法院一般只在父方和母方均具备抚养子女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子女个人的意见。
(四) 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
对于成年子女随谁生活的问题,法院会更多地考虑子女的意见。
(五) 轮流抚养子女的协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若干具体意见》第6条的规定,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情况下,可以被允许。
怀孕期间离婚孩子的抚养费标准问题。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确定标准时需综合考虑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抚养费一般支付至子女十八周岁,具体数额可根据子女需求、父母固定收入的比例或当地平均收入水平来计算。
离婚后与父亲生活的孩子的监护权问题,以及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抚养关系和监护权问题。法律上规定,父母与子女形成抚养关系即拥有监护权,继父母也可以成为继子女的第一监护人。同时,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需遵循婚姻法规定,禁止虐待或歧视。关于赡养费的问题,取决于继
中国法律关于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特别是在一方再婚的情况下。女方在男方再婚若对子女成长不利,有权协商变更抚养权。若协商无果,可提起诉讼。同时,也讨论了扶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后去世,子女抚养权的问题,主要考虑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扶养关系。离婚不会消
婚姻法司法解释中关于解除同居关系、宣告婚姻无效、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纠纷的处理等内容。其中涉及不同情形下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围和规定,如申请解除同居关系、离婚案件中的宣告婚姻无效处理等。同时,文章还涉及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处理、变更或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