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吊销监事的连带责任并不常见。
根据公司法第三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以其自身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因此,一旦公司发生情况,首先由公司自身的财产进行清偿。
如果股东未按时出资,根据公司法第20条的规定,股东应当承担其在出资额内的相应责任。此外,股东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利益。如果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其他股东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还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监事属于公司高管,如果其利用职权损害公司利益,甚至触犯刑法,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不得擅自披露公司秘密。以上述违反股东忠实义务的行为取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此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他们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
吊销公司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国家工商行政法规对违法的企业法人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
1、虚假注册:指以各类虚假文件骗取注册的情况。凡以虚假注册或欺骗手段骗取营业执照,并且情节严重时,都有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2、无故不开业或停业: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都会被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3、不申请注销:即已经破产或解散清算结束后却不办理注销登记的企业,可以被吊销营业执照。
4、逃避年检:企业年检制度意在审视企业经营状况并公示备案,对于以虚假手段通过年检或者干脆不参加年检的企业,都有可能受到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一般情况下,连续两年未参加年检的企业可以被吊销营业执照。
公司注销的含义及条件,以及进行公司注销时需要携带的材料和具体流程。公司注销包括申请注销登记、提交相关材料、解散决议、工商局申请清算备案、办理税务完税证明等步骤。只有经过合法的清算、注销程序,公司才能从法律意义上消灭,免除相关责任。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转让股份的限制。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转让的时间限制、比例限制以及可转让股份的计算方式等。对于新增股份的转让也有具体的规定,同时要求相关人员报告股份变动情况,违规者将面临处罚。
公司解散后的清算程序及时间。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完成清算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清算程序包括公告、清欠债务、安置员工、审计等,全过程至少需要120天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解散清算没有
公司倒闭时员工权益的保障与法律依据。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医疗、伤残补助和抚恤费用的补偿,高管的工资按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用应划入员工个人账户,但根据破产法的清偿顺序,社会统筹账户费用可能得不到优先偿还。法定补偿金包括终止劳动合同应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