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房产出现两个所有权人,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房主”,两个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的当事人多薄公堂,坚信自己才是争议房屋的主人。原告竟当庭指正对方的“大红本”是花300元办的假证,被告坚信写有前夫名字的证书才是自己居住房屋的合法“身份证明”。为此,原告马先生将被告刘女士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刘女士腾退房屋。近日,大兴法院黄村法庭判令被告刘女士将原告马先生名下的房屋腾退。
原告马先生诉称:2006年1月,刘女士与其前夫郑先生将位于大兴区楼房一处以40万元的价格卖给我,并于2006年1月9日办理过户手续。因刘女士当时暂无住所,故与我协商,我同意将所购买的上述房屋暂给刘某与前夫居住。2009年3月,我得知,刘女士与郑先生已经离婚,并且郑先生被大兴区公安局拘留,因此起诉要求刘女士腾退房屋。
被告刘女士辩称:原告起诉所争议房屋系我与前夫郑先生共有财产,对于原告陈述的买卖过程我不知情,房屋是我合法所有,且一直居住至今,有房产所有权证书为证。请求驳回马玉山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2005年刘女士的前夫郑先生与原告马先生签订《房屋买卖协议》一份,约定郑先生以20万元的价格将位于大兴区楼房一处出售给原告,2006年1月9日北京市大兴区建设委员会向原告颁发了该房屋的所有权证书,对上述买卖行为予以认定合法有效。后该争议的房屋没有及时交付给马先生,仍由郑先生与刘女士居住。2008年5月20日刘女士与郑先生协议离婚后,该房由刘女士居住至今。原告马先生持有的争议房屋所有权证书系在大兴区建设委员会登记备案的附有房屋买卖协议的真实房产证书。被告刘女士提交法庭的争议房屋所有权证书无备案,系虚假证书。
法院认为:房屋所有权证书是享有物权的标志,2006年1月9日北京市大兴区建设委员会向原告马先生颁发了京房权证兴私字第***号房屋所有权证书,表明郑先生将位于大兴区楼房一处出售给原告马先生的物权转让行为已经完成,按照我国物权法的规定,马先生为该房的合法所有权人。故马先生要求刘女士腾退上述房屋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小产权房的法律性质及其影响。小产权房是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其产权证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存在产权纠纷和法律风险。由于其开发建设过程缺乏监管,质量问题和产权手续问题较为突出。遇到拆迁时,小产权房难以获得相应的补偿。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小产权房涉及
婚前财产房屋公证的必要性。婚前已取得产权证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无需公证。婚后所住房屋为父母房屋或承租的公房,财产归属以房屋产权证为准,也无需公证。对于婚前已交付全部房款和婚前按揭购房的情况,应明确财产归属,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必要时需进行公证。
我国关于父亲去世后房屋过户需要亲人签字的相关规定。在发生继承权纠纷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持判决书办理过户登记。房产继承过户流程包括房屋评估、继承公证和申请产权登记等程序。在办理过户时,需要提交登记申请书、身份证明、房屋所有权证书等相关材料。涉及法院判
购买二手房时签合同时的注意事项,包括核查三证是否齐全、产权是否明晰等,以及出卖人的身份和资格问题。购买方需注意房屋手续是否齐全,了解产权纠纷情况,并核实相关费用是否拖欠等。此外,中介公司是否存在违规行为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在签订合同时,买卖双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