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拒不给付孩子抚养费及分割给女方的财产,并将部分涉案财物藏匿,与办案人员玩起了“躲猫猫”。日前,望都县人民法院以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六个月。
李某与孙某2011年结婚,并于次年生一男孩。2013年11月,二人因感情不和,经调解无效法院判决离婚:孩子由女方孙某抚养,男方李某给付孙某抚养费32997元;孙某的个人财产电冰箱一台、电视机一台等归孙某。判决生效后,李某迟迟不履行给付义务,于是孙某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执行人员对李某的财产状况进行查询后发现,李某在北京市车辆管理所登记有小型轿车一辆,且在廊坊燕郊有工资收入。在法院执行期间,李某玩起了“躲猫猫”,法院送达的手续均由其家人代收;法院将他工资账户冻结,他又改变工作地点和工资账户。
2014年8月19日,法院以李某涉嫌拒不执行判决罪将此案移送给了望都县公安局,警方立案侦查并对其进行网上追逃。9月4日,李某向北京警方投案,同日被刑事拘留。随后,李某家人代其与孙某达成并履行了和解协议。庭审中,被告人李某当庭自愿认罪。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李某对法院的判决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从轻处罚。被告人李某初犯且犯罪后有悔改表现,已与孙某达成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可酌情从轻处罚。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依法作出了上述判决。
关于离婚后净身出户是否还需要支付孩子抚养费的问题。律师指出,即使离婚时一方净身出户,如果没有明确约定用财产充抵抚养费,仍有抚养孩子的义务。但如果已明确约定财产用于冲抵抚养费且没有发生法定事由,则不需要另行支付。根据法律规定,子女必要时可以向父母提出合
夫妻双方在离婚后关于子女抚养权的相关协议范本。协议包括被扶养人的抚养权归属、抚养费支付方式及金额、探视权等内容。双方需遵循一切有利于孩子的原则,互谅互让,协商解决其他未尽事宜或应时事宜。协议一式三份,双方签字后生效。
离婚后孩子抚养纠纷的处理方法。抚养权的归属可由双方协商,若协商不成,法院会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判决。继父母的抚养权和义务可解除。法律条款规定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变更抚养条件如果满足一定情形,可请求法院判决变更。抚养费的标准根据子
妹妹离婚案件中引发的争议和纠纷。案件背景为妹妹和妹夫离婚后,孩子被判给妹妹,但抚养费问题引发上诉。期间发生偷走孩子和争执伤人事件。经过二审,孩子仍判给妹妹,但外公纠缠公安局法制科要求处理当事人。解决方案包括调解和诉讼,可起诉他侵犯监护权。相关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