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关系 > 离职纠纷问题案例分析

离职纠纷问题案例分析

时间:2023-08-18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9341

  董保华工作室:我有些困惑已久的疑问想向您请教!2003年份我应聘于上海一家中介公司做业务员,签订试用期合同,当年公司与我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一年,即2003年8月1日至2004年7月31日(不包括试用期)。由于以下等诸类原因及不适应公司的管理体制,我于2004年3月份口头提出离职,当日填写完公司规定的离职申请表和程序表,并按规定做好交接工作、所在部门主管签字批注“同意”后不再上班。我提出辞职的主要原因有:

  1、在履行合同期间,公司始终未给我缴纳“三金”,并且每月从工资中扣除一定比例作为留存分期发放。因业务纠纷,公司将客户的折佣全部在本人应得工资和留存中扣除。

  2、从2003年7月份起公司在《员工手册》中补充了其中一条“凡进公司满3个月后,自第5个会计月度开始有出现月累计有效业绩为零至伍仟元者,当月基本工资将根据相应未达到比例降低0-100元”,据其他员工反映实际不止这个数目。

  3、我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工作时间是“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0-18:00”,另说明我有义务及需要进行适当加班,或按规定作相应时间的调休,但公司以行业需要为由要求从事业务人员的工作时间为一周6天,每周至少一次安排工作时间为9:00-20:00甚至21:00,无任何加班费用之说法。

  4、公司为统一形象硬性规定为每位员工定制工作服(包括试用期员工),服装费用均由个人以工资形式扣除,口头承诺在公司服务满一年可退还员工服装费用,中途离职或试用期走人公司均不偿还此笔费用。

  我想知道上述陈述中哪些做法公司是不合理的,我的离职是否造成违约,须对公司作相应违约赔偿?

  解答:

  首先,可以明确地回答你LY,你所提到的公司的行为都不合法,当然也就不合理。你的离职不构成违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都规定了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只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你虽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但是单位对你的口头通知已经表示接受,没有疑义,并经过主管签字“同意”。这说明,单位认同你的辞职。

  除非,你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已约定,如果你未提前30天通知单位,必须罚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违约金;或单位能够举证你的提前离职给单位造成了损失,否则单位不能要求你承担违约金。对此,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实施<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若干问题的通知》中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即双方当事人如对提前通知期限的处理方式达成一致的,劳动关系可以按当事人约定的时间终结。虽然,员工提前30天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应继续存在30天,但经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同意,也可以提前解除。从你的情况看,符合这一条的规定,不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首先,公司应当为你缴纳“四金”。此外,公司从你每月的工资中扣除部分是作为留存显然也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应当按月足额的向劳动者以货币支付报酬。只要劳动者提供了正常的劳动,无法定理由,用人单位不能克扣工资。另外,你提到公司将与客户的业务纠纷的折佣全部从你的应得工资和留存中扣除,也是不允许的。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从工资中扣除赔偿费。但这是有条件的,即单位能够证明你给单位造成了损失,且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你当月实得工资的20%,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公司可以制订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员工手册》。但规章制度的建立需要经过民主程序,即向全体员工公示,为全体员工了解,其规定不违反法律规定。如果对该条“凡进公司满3个月后,自第五个会计月度开始有出现月累计有效业绩为零至5000元者,当月基本工资将根据相应未达到比例降低0-100元”,所有员工都表示同意,才是有效的。

  ◆我国目前的标准工时是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每周应当有一天休息。公司以行业需要为由要求从事业务人员的工作时间为一周6天,每周至少一次安排加班,并不给加班费用的做法,当然是违法的。

  ◆公司为统一形象要求员工着统一的工作服,属于应由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条件,服装费也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以工资形式扣除,口头承诺在公司服务满一年可退还员工服装费用,中途离职或试用期走人公司均不偿还此笔费用,的做法也明显是不对的。当然,如果用人单位提供了服装,员工离职时不归还公司,公司可以折价转让给员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

    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指出契约关系既有人的意志属性又有物质关系制约属性。法律关系的产生依赖于当事人的个人意志表示,而非仅依赖于国家意志。法律适用的目标和步骤包括查明案件事实、选择和确定适用的法律规范以及推导出合理的法律决定。案例分析展示了法律适用的实践

  • 解除劳动合同时工资结算的问题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时的工资结算问题。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一次性付清工资,而时间节点不必是当天。当用人单位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支付优先清偿权。此外,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克扣劳动者工资,只有符合规定的情况下

  • 大型国有运输企业依法破产案例分析

    一家大型国有运输企业江苏省**市汽车运输总公司的破产案例。该企业拥有众多分公司、子公司和控股企业,面临资产负债数额巨大、运输经营恶化等问题。在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下,完成了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破产企业的特点还包括其面临的投资失误及近年来面临的运输

  • 医疗事故案例分析(一)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绑架放风的法律问题探讨
  • 解除劳动合同申请书的书写要点与注意事项
  • 员工离职补偿协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