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法规 >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审议亮点解读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审议亮点解读

时间:2024-09-27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108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审议亮点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送审稿)》规定,经营者利用商业标识实施市场混淆行为的,最高或罚款一百万元。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审议亮点解读

商业标识的利用

根据送审稿的定义,商业标识的利用行为可分为四种情形:擅自使用他人知名的商业标识,或者使用与他人知名商业标识近似的商业标识;突出使用自己的商业标识,与他人知名的商业标识相同或者近似的;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的;将与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名称中的字号或其简称,作为商标中的文字标识或者域名主体部分等使用的。

“傍名牌”的处罚规定

送审稿规定,“傍名牌”的经营者,违法经营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处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处以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经营额无法计算的,根据情节处以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而在现行法律中,此类行为最高仅处以违法所得三倍的罚款。

反不正当竞争的管辖权

据悉,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还与反垄断法、商标法和广告法等法律有法条交叉重复现象,且多个部门都有管辖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罚尺度并不统一。送审稿对此明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一般管辖权,相关部门也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监督检查。

执法机关查封扣押权等行政强制措施

针对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力度弱、震慑力不强等情况,送审稿完善了执法机关的监督检查权限和职责,赋予执法机关查封扣押权等行政强制措施。

对拒不配合的当事人的责任追究

同时,送审稿还增加了当事人配合调查的义务以及对拒不配合的当事人的责任追究。送审稿指出,对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实施的调查,非因法定事由拒绝提供有关资料、情况,提供虚假资料、情况,隐匿、销毁、转移证据,或者有其他拒绝、阻碍调查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