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时间:2024-05-05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公告
根据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为确保正确适用该法,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2006年3月27日第1382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现予以公布,并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
第一条 适用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公司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公司法实施以前的,应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第二条 参照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因公司法实施前有关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如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时,可参照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 诉讼期限
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条 持股期间和持股份额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规定的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是指两个以上股东持股份额的合计。
第五条 不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人民法院对公司法实施前已经终审的案件依法进行再审时,不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第六条 生效时间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解散的必要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关于公司解散的各种原因和程序。包括因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被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况下公司的解散方式。同时,文章还详细说明了普通有限责任公司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解散决议方面的不同
-
董事长的权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下董事长的权限及副董事长的职责。董事长作为公司最高管理者,具有主持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检查决议实施情况和签署公司股票债券等职权。副董事长则是董事长的协助者,在董事长无法履职时代行其职权。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董事会成员的人数、构成及
-
股东侵害公司利益是否导致公司解散
股东侵害公司利益是否会引发公司解散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规定,股东侵害公司利益并不会直接导致公司解散,但股东需承担连带责任并依法赔偿损失。公司解散的情形包括营业期限届满、股东决议解散、合并分立、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等。在特定情况下,如
-
法人和执行董事的区别
法人和执行董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的定义、特点和职责。法人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承担有限民事债务。而执行董事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设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其职权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的股东根据其公司类型和出资额度承担责任。
-
注册企业的程序
-
公司法人被执行高消费会影响个人财产吗
-
公司法人可以诉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