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程序 > 离婚前需要做好的法律准备有哪些?

离婚前需要做好的法律准备有哪些?

时间:2024-11-18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3405

离婚前的准备工作

收集相关证据

离婚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两项:收集相关证据和保护家庭财产。对于没有打官司经验的当事人来说,收集和整理证据可能没有意识。然而,法院审理案件是基于证据的,没有证据往往意味着官司难以打赢。例如,如果一方想要起诉离婚,因为对方长期实施家庭暴力,那么在提起诉讼前,应该有意识地收集与家庭暴力相关的证据,例如受伤照片、报警记录、居委会证言、验伤单据和证人证言等。如果当事人在每次遭受暴力后都选择不报警、不验伤,忍气吞声,那么她的诉讼请求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因此,在提起诉讼之前,收集相关证据对于诉讼请求的成功非常重要。

保护家庭财产

在一方起诉后,另一方可能会转移家庭共同财产。因此,在起诉之前,当事人应该秘密地收集和整理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证据。例如,公司股东出资或权证的收集、相关财务报表的收集、存折的开户行和账号、另一方在股市的股东账号、房屋产权证的复印件、贵重金银首饰的保护以及家庭共同财产的发票或录像等。在必要时,可以采取诉讼保全的措施。如果当事人知道银行的用户名和账号,可以申请法院查询银行户的储蓄资金进出明细。查询银行账户一般不会收取费用,但有些法院可能会收取相关查询费用,不过费用不高。如果当事人不知道存款的银行或账号,法院一般不会同意查询申请,因此,在诉前了解家庭财产的基本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股票,如果当事人收集不到相关账号材料,律师可以通过法院开具调查令查询另一方持有的股票情况。

选择离婚途径:协议还是诉讼

解除婚姻关系有两种途径: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协议办理,或到人民法院判决/调解办理。目前,我国法律不承认分居N年就可以自动解除婚姻关系。一般来说,除非万不得已,任何人都不愿意将争议诉诸法院。因此,协议离婚是解除婚姻关系的最佳选择。尤其是在新的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后,离婚不再需要单位开具介绍信,个人隐私得到了保护,协议离婚更加方便快捷。但对于户口在外省(市)而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当事人来说,通过法院调解离婚可能更为方便。如果方法得当,所需费用仅为五十元,可能比回户口所在地的单程车票还便宜,所需时间如果安排得当也不用一个月。另外,对于一方在国外无法办理国内协议离婚手续,或婚姻缔结地在国外而欲在国内离婚的当事人,法院解决是唯一的途径。因此,选择离婚途径主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如何避免或减少孩子的痛苦

夫妻离婚的痛苦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在夫妻决定离婚后,我们认为应该在尽量不影响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慢慢接受这个事实。例如,在孩子快要期末考试时,尽量不要让孩子知道离婚的事实,以免对他的学业造成打击,可以选择在寒暑长假期间告知。即使孩子会感到痛苦,也有足够长的假期来减轻伤害。在告知孩子时,也不要一次性地告诉他们,可以通过假设性的问话来引导,例如:“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分手了,你愿意跟着谁呢?”孩子是无辜的,尽量减少对他们的伤害是父母的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二次离婚诉讼的程序

    二次离婚诉讼的程序,包括起诉阶段、审理阶段和判决阶段。起诉阶段需符合四个条件,提交诉状并注明内容。审理阶段分为准备、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判决阶段根据庭审情况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宣判并送达判决书。

  • 父母离婚后是否可以改名字?

    关于父母离婚后是否可以改名字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公民可以向派出所申请变更姓名,但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遵守相应的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可以由本人或父母申请,而十八周岁以上的人则需要本人申请。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保

  • 离婚调解期限是否计入诉讼期限

    离婚调解期限是否计入诉讼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离婚调解期限不计入诉讼期限,审理案件的期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文章还介绍了离婚调解的程序和技巧,包括场所选择、保持中立和诚意、找出分歧和争议焦点等。

  • 离婚女方不要孩子没有工作抚养费大概给多少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相关问题。抚养费标准主要考量子女需求、父母承担能力及当地生活水平。具体数额可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判断。女方不支付孩子费用,男方可提起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拒不执行的一方,法院可依法强制执行。

  • 自愿离婚所需材料
  • 诉讼离婚提交哪些证据
  • 无性婚姻离婚程序详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