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公证是指在办理离婚手续后,将离婚协议提交给公证机构进行公证的行为。公证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离婚协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确保其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公证法》第十一条规定,离婚协议属于婚姻状况的公证事项之一。因此,只有在办理离婚手续后,才能对离婚协议进行公证。这意味着在离婚手续办理之前进行的离婚协议公证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根据《公证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意味着经过公证的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并可以作为认定离婚事实的证据。然而,如果存在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内容的情况,公证的效力将被否定。
离婚协议公证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公证法》第十一条和第三十六条。根据第十一条的规定,公证机构可以办理婚姻状况的公证事项,其中包括离婚协议。根据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经过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具有法律效力。
婚内离婚协议的效力问题。文章介绍了婚内离婚协议的定义和争议,以及生效条件和前置性解除婚姻关系的重要性。文章还区分了婚内财产约定和分割财产约定的不同,并通过具体案例审理结果展示了法院对离婚协议的处理方式。
男女离婚后房子的过户问题。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房产过户需办理赠与公证书。夫妻共有房产过户需双方共同申请。离婚时,可通过民政部门或法院解除婚姻关系,并凭离婚证书、财产分割协议书等文件办理房产过户手续。
离婚后对离婚协议有异议或反悔的程序。在一年内,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或撤销离婚协议。起诉离婚需准备的材料包括离婚起诉状、证据和基本情况等。离婚起诉状的写作步骤包括写清双方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离婚程序包括起诉、受理、调解、开庭等步骤。
离婚过户房产的时效问题。协议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协议,如一年后有反悔情况可请求变更或撤销,法院应受理。对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共同财产的行为,诉讼时效为两年。漏分共同财产的时效同样为两年。离婚房产过户办理需在取得房产证后进行,包括公证、转绘手续、免征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