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9日,北京大兴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及婚内将房产过户到他人名下的离婚案件。在此案中,刘静与张天的离婚案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刘静是一名31岁的女性,于1994年来到北京打工。她最初在西直门一家首饰厂工作,工资只有120元。一年后,她转到永定路的一家四川餐馆工作,目前担任领班,月薪已涨到一千多元,餐馆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刘静和张天是通过婚介所相识的。作为一位单身来京打工的女性,刘静接触异性的机会很少。在同事的建议下,她了解到婚介所可以帮助她找到合适的伴侣。于是,1999年4月,她在婚介所的安排下与北京的小伙子张天第一次见面。
刘静对张天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尽管已经过去了七年,但刘静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她描述道:“那天,张天早早就到了,穿着整洁的西装,给我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
对于刘静这样独自来北京打工的女性来说,找到一个稳定的归属是她们的愿望。她解释说:“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选择伴侣的标准是看对方是否实在可靠。毕竟,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当时我考虑得非常慎重。”
刘静和张天在恋爱了一年多后,于2000年9月举办了婚礼。婚后,他们与张天的父母住在一起。刘静解释道:“他们家的房子太小,而且他还有一个未婚的弟弟,所以我们决定买房。”
2000年12月,刘静和张天在大兴长丰园小区购买了一套60多平米的一居室。当时,每平米售价为1700元,总价为十多万元,首付20多万元,贷款20年,每月还款600元。
有了舒适的家,刘静和张天过上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然而,刘静认为打破这种平静生活的导火索发生在2003年5月,当时刘静因父亲的车祸回老家办理丧事。刘静无法想象,在她回来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2003年8月,刘静回到家后,张天开始指责她花钱太多,并扣除了她三个月的工资。由此,张天经常与她吵架。刘静回忆起他们恋爱时的情景,说道:“实际上,在我们谈恋爱时,他对金钱的看法与我不同。每次我们外出玩耍,基本上都是我付账。我对金钱并不在意,只要我们两个人开心就可以了。”
到了2003年10月底,刘静准备去银行取钱时,发现一直放在抽屉里的存折不见了。她非常生气,以为家里被小偷进了,于是立即给张天打电话。原来,张天把存折拿给了他的母亲。刘静愤怒地说:“我当时特别生气,觉得他没有对我起码的尊重。存折是我们两个人的积蓄,房子也是我们两个人的,他没有权利私自拿走存折。”
婚内离婚协议的效力问题。文章介绍了婚内离婚协议的定义和争议,以及生效条件和前置性解除婚姻关系的重要性。文章还区分了婚内财产约定和分割财产约定的不同,并通过具体案例审理结果展示了法院对离婚协议的处理方式。
离婚后对离婚协议有异议或反悔的程序。在一年内,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或撤销离婚协议。起诉离婚需准备的材料包括离婚起诉状、证据和基本情况等。离婚起诉状的写作步骤包括写清双方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离婚程序包括起诉、受理、调解、开庭等步骤。
拆迁房房产证的名字登记问题,指出并非只能写户主名字,具体根据拆迁安置协议和相关约定来确定。还涉及父母拆迁房在儿媳离婚时的分割问题,以及拆迁房在婚后的分配问题。遇到相似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婚后财产房产证加名字是否需要交税的问题。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房屋、土地权属变更,免征契税,因此婚后在房产证上加名一般不需要交税。同时,也讨论了婚后房产加女方名字后是否属于共同财产以及婚前公证过的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有等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