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制度皆有其存在的合理限度,超过限度范围制度必然要表现为非法或不合理。人格否认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原则,既具有维护公司独立性的重要功能,又需要在一定的作用范围内加以限制。在德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分离原则即股东与公司人格分离为一般原则,而直接责任为例外。因此,限定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范围至关重要。
人格否认制度只有在符合以下条件的情况下才能适用:
公司必须在法律上获得独立人格的地位,这是适用人格否认制度的前提。如果一家公司尚未完成登记成立手续,即未被法律授予人格,那么无法对其进行人格否认。至于公司人格的取得是否合法,不是适用条件。即使一个虚假出资骗取法人地位的公司,也可以被否认其人格。
适用人格否认制度的条件之一是股东实施了不正当使用或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这种行为导致了法人独立性的丧失。例如,母子公司关系中,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职能控制,使子公司完全成为母公司的代理人或传声筒。又如,某个实质上只有一个人的公司,该股东将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难以区分彼此。
人格否认制度的目的在于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不是惩罚股东。因此,适用条件之一是滥用公司人格行为导致了债权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
如果受害人不能证明滥用公司人格行为与其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无法胜诉。因果关系是适用人格否认制度的关键要素。
人格否认制度仅在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才能适用。因为只有在公司财产无法保障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下,才需要要求股东承担责任。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几种情况。首先,当公司资本显著不足且债权人因股东欺诈行为受损时,可适用此制度。其次,为了逃避合同义务而设立新公司或利用现有公司掩盖真实行为,也适用此制度。再者,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律义务或转移财产进行欺诈的行为同样适用。最
(一)公司已取得法人资格。(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仅存于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它不同于法人否认说。(四)在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时,直接承担责任的股东应具备公司支配力。(五)只能由公司债权人提出诉请,公司本身或公司股东不得主张,亦不能由法院依职权采用。公司股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即公司的实质股东仅有一人,其余股东仅为挂名股东,以符合法定的公司股东的最低人数,应使实质上的
我国沿袭大陆法系说法,即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说。当该一般正义在特定情况下异化为非正义时,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则被用来追究滥用公司人格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以维护法的个别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