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后的下一步就是侦查,刑事诉讼主要包括五个阶段: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
1、立案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人的自首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
2、侦查指由特定的司法机关为收集、查明、证实犯罪和缉获犯罪人而依法采取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3、起诉有两种,包括公诉和自诉;
4、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5、执行则指刑事执行机关为了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在我国,刑事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
二、立案结案有时间限制吗
派出所办案结案是有时间限制,一般不超过三十天时间。接处警,接受报案,立案,调查取证,告知,作出处罚决定(或出具调解协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解决治安案件的时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出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准许,能够延长三十日。为了查明案情进行判定的期间,不计入解决治安案件的时限。
但在相关法律规定中,并没有明文对公安机关刑事案件有规定结案期限,需要看具体案件而定。
刑事案件公安机关侦查期限一般为2个月,通过相应的审批可以延长侦查期限,最长可以达到5个月以上;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办理其他行政案件,有法定办案期限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办理。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九条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立案结案有时间限制吗”等相关法律知识。一般公安机关办案的期限是自受理之日起不能超过三十天的,但是案情比较复杂的可以经批准后延长。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在适用对象、实施条件、实施时间、执行金额以及采取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税收保全措施适用于纳税义务人,冻结存款或扣押财产但不剥夺所有权;强制执行措施适用于更广泛的群体,包括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和纳税担保人,并可通过扣缴存款、拍卖或变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时间问题。法律规定,强制医疗机构应定期诊断评估被强制医疗的人,如不再具有危险性,应及时提出解除强制医疗的意见,并报请法院批准。具体强制医疗时间未明确规定,需根据个案情况评估决定。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解除措施。因此,相关机
轻微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方式。涉及民事赔偿的轻微伤,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责任比例问题,双方可能都会受到行政处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可调解此类纠纷,调解不成功或未履行协议则依法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