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结婚程序 > 晚婚晚育产假有多少天

晚婚晚育产假有多少天

时间:2024-08-28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5610

    一、晚婚晚育产假有多少天

  (一)晚婚

  国家对晚婚假的规定,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1、晚婚的定义。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婚。

  2、初婚年龄的计算方法,以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为准。计算公式:初婚年龄=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本人的出生日期。

  3、注意事项:

  (1)晚婚的前提是男女双方都必须为初婚。如果一方为再婚,另一方为初婚,初婚的一方即使已达到晚婚年龄,也不属于晚婚。

  (2)初婚年龄不能以举办婚礼的日期来计算。

  (3)法定结婚年龄是《婚姻法》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晚婚年龄是计划生育法规所规定的提倡结婚年龄,在男女法定结婚年龄基础上各往后推3年。

  4、晚婚奖励:

  (1)符合晚婚年龄的初婚夫妻,增加婚假一周;双方达到双方享受,一方达到一方享受;晚婚假应当在婚假后连续使用。

  (2)增加假期期间的工资、奖金照发,其奖金额由享受者所在单位自行规定。但单位在自行规定时,其奖金额不得少于同时期同类人员的平均奖,并且不影响到其他奖金,如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等。

  (二)晚育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调整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

  1、晚育的定义。女年满24周岁的初育为晚育。

  2、初育年龄的计算方法,以孩子出生的日期为准。计算公式:初育年龄=孩子出生的日期-母亲出生的日期。

  注意事项:

  晚育以女方年龄为准。只要女方初育时年龄已达到24周岁,就属于晚育。

  男女双方都必须是初育(第一次生育)。如果男方为再婚并且再婚前取得了较好效果。曾生育过孩子,再婚后女方虽然是初育并且已达到晚育年龄,也不属于晚育。

  晚育应大力提倡,主要通过宣传教育方式。

  

二、国家产假规定

  (一)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二)职业女性休产假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由社保统筹基金报销相关医疗费和发放生育津贴;职业女性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承担。

  (三)现在我国正式实施的产假标准依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

三、国家规定2022年产假天数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二)难产,增加产假15天;

  (三)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四)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五)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六)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晚婚晚育产假有多少天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如果人们晚婚晚育的话,婚假有15天(包含通常的3天)产假有98天,相比一般规定多了8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手心律师网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辩护意见书

    被告人李××的辩护情况。被告自愿认罪,且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均对其罪行供认不讳。被告系初犯,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较小,并且主动接受财产刑处罚。考虑到被告的家庭情况,辩护人恳请法院在量刑时予以从轻处罚。

  • 结婚自主权

    结婚自主权和离婚自主权。结婚自主权指公民自主决定婚姻,禁止强迫和干涉。离婚自主权指夫妻有权依法解除关系。结婚自主权和离婚自由都是保障公民婚姻自由的重要内容,但离婚自主权行使时也必须对家庭、子女负起责任,防止轻率离婚。

  • 法定继承的相关内容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大家族,身边的家人都可以跟自己有着无数联系,我们在去世之前没有立遗嘱的情况下,在法律上就会有一种法定继承的说法,那么今天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各位详细的介绍法定继承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您能得到帮助。

  • 案情

    一起关于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问题的案件。陈某在工作中受伤导致多处骨折并被鉴定为伤残八级,他的诉讼要求包括医疗费、后续治疗费等,其中被扶养人生活费赔偿引起了争议。根据法律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应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计算,陈某虽有伤残但未做丧失劳动能力

  • 侵害婚姻自主权的责任构成
  • 变更抚养权纠纷案例
  • 晚婚晚育产假有多少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