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众筹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的融资活动,旨在从大量的个人或组织处获得较少的资金来满足项目、企业或个人的资金需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工商总局、法制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的指导意见,股权众筹融资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这种融资活动必须通过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平台进行。
根据《2015中国股权众筹行业发展报告》,截至2015年7月底,全国共有113家平台开展股权众筹业务。这些平台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地区,其中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的平台数量最多。截至2015年7月,全国113家股权众筹交易平台的交易额达到54.78亿元。
根据公开资料披露,股权众筹的典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在项目上线之前,需要进行项目筛选,同时要注意保护知识产权。
与创业者进行约谈,了解其项目的具体情况。
确定领投人,即愿意投资较大金额的投资人。
引进其他投资人,即愿意投资较小金额的投资人。
与投资人签订投资框架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根据投资框架协议,设立有限合伙企业或其他投资形式。
进行工商登记、变更和增资手续。
与投资人签订正式的投资协议,明确投资人的权益和义务。
进行投后管理,确保投资的有效运作。
制定合适的退出机制,可以考虑对接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私募等模式。
以上是股权众筹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以及典型流程的概述。
众筹的法律监管方式,重点涉及股权众筹的法律监管内容。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修订草案)》规定了股权众筹融资方式公开发行证券的相关内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十部委意见明确了股权众筹融资业务的监管责任,证监会也发布了专项检查通知进行监管。此外,国务院
众筹与非法集资的界定方法。首先定义了非法集资和股权众筹的概念,并指出股权众筹必须通过第三方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进行。接着从回报方式、对金融秩序的影响、发行方式、风控和法律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股权众筹与非法集资的实质性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强调了股权众筹的公开
股权众筹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发展。在《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下,股权众筹被明确定义,其融资方应为小微企业,融资活动须通过中介机构平台进行。融资方需向投资人披露关键信息,而投资者应具备风险承受能力。股权众筹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发挥作用,为创新
刑事法律、第三方支付法律、网络借贷法律以及各类互联网法规,包括P2P监管历程、股权众筹法律、虚拟货币法规等。文章详细列举了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包括针对各类互联网业务的监管原则和政策公告等。同时,文章还涉及资产证券化证监资产证券化、银监资产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