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众筹 >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时间:2024-03-17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594
股权众筹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很多公司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资金,解决了公司发展中面临的资金问题。股权众筹方式虽然是很好,但也有一定的法律风险需要人们去留意,那么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

1、项目信息的虚假或不完善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众筹平台往往回避或缺乏信息披露,以规避审查和担保义务。因此,众筹平台上披露的项目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目前,知名众筹平台上显示的项目信息通常只涉及产品用途、功能和商业模式的简化描述,缺乏对技术和市场的客观分析和评价,也少有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此外,描述中常采用夸大和绝对化的用词,以激发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2、欠缺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

股权投资涉及的风险多层次且多方面,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许多众筹平台有意或无意地放松了审查投资者资格的环节,导致投资者在参与股权众筹之前没有有效评估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

3、欠缺对冲动决策的保护

许多众筹平台要求投资者一旦决定参与股权众筹,即需迅速缴付投资款项。然而,通常情况下,众筹平台只设定了单一投资者对单一项目的投资下限,未设定投资上限。这容易导致投资者因冲动而做出非理性投资决策。同时,从募集资金完成到取得相应股权之间存在一定时间差,资金安全性较弱。

4、欠缺股东权利的保护

参与股权众筹的投资者通过SPV公司间接持有被投资的特定项目公司股权,无法像上市公司股东一样获得项目公司的股东地位和相应的股东权利及保护。通常情况下,SPV公司将管理权授权给众筹平台或领投机构,投资者往往对自身在SPV公司中的地位和权利缺乏了解,无法保护相关权益。

5、投后缺乏信息披露和资金使用监管

许多众筹平台未制定和公布信息披露制度,普通投资者难以了解项目公司的发展情况,包括所投资金是否按照项目介绍中所述用途使用。一旦出现项目公司滥用或挪用投资款项的情况,投资者不仅难以发现,还无法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损失。

6、缺乏投后管理导致退出无望

许多众筹平台未提及投后管理方式。投后管理的疏漏将直接导致无法在适当时间退出项目公司,从而导致投资失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资性众筹的法律问题

    投资性众筹面临的多种法律问题。首先涉及可能触及刑法的金融犯罪行为,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等。其次,行政与民事法律风险也不可忽视,包括证券类行政违法等行政犯罪以及合同违约纠纷等民事法律问题。此外,众筹项目本身存在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风险,以及知识

  •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

    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首先,股权众筹发展冲击了传统的“公募”与“私募”界限,可能触及公开发行证券或“非法集资”红线。其次,股权众筹存在投资合同欺诈的风险,尤其是“领投+跟投”机制中可能出现欺诈行为。最后,股权众筹平台权利义务模糊,需进一步理清与用户之间

  • 界定众筹非法集资的方法是什么

    众筹与非法集资的界定方法。首先定义了非法集资和股权众筹的概念,并指出股权众筹必须通过第三方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进行。接着从回报方式、对金融秩序的影响、发行方式、风控和法律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股权众筹与非法集资的实质性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强调了股权众筹的公开

  • 股权众筹进入托管时代

    股权众筹进入托管时代的问题。股权众筹存在不确定性,为了解决投资者的顾虑,股权众筹引入了第三方资金托管方案,保障双方权益,防止风险发生。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市场,以促进股权众筹健康发展。

  • 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应遵守主要规则
  • 众筹平台的收费模式
  • 非法集资的形式及其特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